当前位置: 主页 > 珍藏天地 > 中国绘画 >

清 沈铨《蜂猴图》

时间:2010-04-01 00:00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点击:
沈铨(1682-约1760),清代画家。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人,一作吴兴(今湖州)。工写花卉翎毛,设色妍丽,画人物得不传之秘。尝写花蕊夫人宫词为图,殊极巧妙。日本
沈铨(1682-约1760),清代画家。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人,一作吴兴(今湖州)。工写花卉翎毛,设色妍丽,画人物得不传之秘。尝写花蕊夫人宫词为图,殊极巧妙。日本国王见其百马图大悦,雍正七年(1729)聘往三年,归得金帛散给友朋,橐仍萧然。黄行健有诗纪其事。卒年八十余。传世作品有《松鹤图》、《梅花绶带图》、《鹤群图》、《松鹿图》等。

【名称】清 沈铨 蜂猴图
【年代】清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84cm,横96.6cm。故宫博物院藏。

本图画一只猴子在树上捅马蜂窝,两只猴子在树下注视,情节紧张而有趣。所画蜜蜂、猴子的谐音为“封侯”。侯是古时爵位名,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直到清代仍沿用。《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这种具有吉祥寓意和祝福的绘画是沈铨特别喜爱的题材。 猴子的画法精工,形态生动,自识中提到是仿宋代画猿猴大师易元吉的笔法。背景山石画得较放,点苔先用墨点再用石绿,树叶多用夹叶法,再涂以白色或浅绛色。整幅画工笔与写意结合,色彩与水墨搭配,具有沈铨绘画的独特风格。
copyright Artworld.cn


沈铨的绘画主要继承黄筌画派精工富丽的画法,并把多种绘画技法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面貌。他的花鸟走兽画对后世影响显著,尤其对日本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幅绘画作于1742年,沈铨六十一岁,是其画风成熟时的杰作。

(责任编辑:子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