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图库 > 历代绘画 > 明代 > 明沈周“庐山高图”

明沈周“庐山高图”(0/0)

5秒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文徵明《古木寒泉》
<< 上一图集
对不起,没有下一图集了!
下一图集 >>

      明沈周的“庐山高图”,纸本设色。纵193.8厘米,横98.1厘米。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庐山高图》创作于明成化丁亥年(公元1467年),乃沈周41岁时精心之作,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此图是沈周为他的老师陈宽(醒庵)七十岁生日精心绘制的祝寿图。因陈宽先祖是江西人,自称“庐山陈汝言”,是元末著名诗画家。所以沈周以庐山的崇高博大来赞颂老师的品德和学问。画幅纵193.8厘米,横98.1厘米。右上题有长诗,后署“门生长州沈周诗画,敬为醒庵有道先生寿。”《庐山高图》是沈周中年时期杰出巨构,这也是他一生的代表性作品。 站在画轴前,满纸的峰峦扑面而来,气势恢宏;山间林木茂盛,溪水曲折潺湲,至崖巅飞瀑直下,飞瀑之下有一老叟伫立静观于石上,若有所思。画面构图严谨,气势恢宏。近景由画面右下角山坡上两棵虬劲盘曲的劲松构成,中景以著名的庐山瀑布为中心,飞流直下,其间木桥斜跨,打破流水飞白的呆板。两侧峭壁威严内敛。远景上方庐山主峰,云蒸霞蔚,山峦重叠,洋溢着勃勃生机。整个构图由近景的山坡虬松,中景的瀑布、峭壁,远景的庐山主峰组成,自上而下,由近及远,近中远景相连,一气呵成,显露出不凡的大家手笔。沈周的个人特色在这幅画中也初见端倪,山石主要用短披麻皴,干湿互用,层次分明,山峦没有险绝沉重之感,而是将温润柔雅的气氛贯穿画面。图中山峦层叠,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此图画面布局疏郎,厚重凝炼,有条不紊。宾主和谐,浑然一体。

      沈周艺术修养颇高,他不仅是画家,同时也是诗人和书法家。沈周的书法师黄庭坚,以行、楷为主,风格浑厚,又有自家风范,晚年书法老辣苍劲,为明代书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画和画中所题的诗句一同被称为“二绝”。在他的画中大都可以见到他的题诗。沈周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画家,大都是诗书画的全才,沈周无疑也体现出这一特色。《庐山高图》中沈周用书法之美、诗歌之涵将山川拟人化,赋予此画浪漫意味的现世色彩。他在图中的题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健。 画幅右角篆文"庐山高",并书古体长歌一首:

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

岌乎二千三百丈之 ,谓即敷浅原。

培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蒙 。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红。

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

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堕自空。

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厥祖迁江东。

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钟于公。

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昔闻紫阳妃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

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

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著作 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坟诗合雅。自得乐地于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左上角有乾隆皇帝题跋:

倒看诡石立看淘,卜宅惟应赋楚骚。

若与庐山相较量,石田豪兴比陈高。

乙亥夏御题。

钤盖的收藏印有“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宁子孙”和“希之”,“宝笈重编”等等!二十几枚印章。足见历代文人对他的喜爱程度。

      自沈周开始,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画派——吴门画派,以线条刚硬、皴法激烈而坚硬为特色的院体浙派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笔法苍劲、意境深邃的吴门画派。沈周即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人物和奠基人。吴门画派画家的主要成员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以诗文书画自娱,淡于仕进。沈周培养出的许多门生,如文征明、唐寅等都是明代画坛及吴门画派的杰出人物,他们不仅与沈周齐名,其中一些人的成就甚至超越沈周,并对后世绘画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沈周的一生都在吟诗作画中度过,他终生不仕,广交宾客;生性豁达,为人敦厚。他的平和心态以及高尚的艺术情操和道德典范造就了沈周在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历史地位。


 

你可以尝试点击图片,使用键盘 +- 来缩放画面;放大图片可以用左 键进行移动!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