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珍藏天地 > 中国绘画 > 清代 >

清 边寿民 《芦雁图》(3)

时间:2012-07-18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平沙落雁不惊飞 读边寿民《芦雁图》 马鸿增 鸿雁入画,由来已久。史载五代黄筌画过《霜林鸣雁》,徐熙画过《雪雁》,宋代崔白画过《烟汀晓雁》、《雪芦双雁》,此后,元代王渊,明代林良、吕纪等均有画雁之作。至清代,产生了一位以鸿雁自命、以画雁名世的杰出画家,他就是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 边寿民(16841752),原名维祺,字寿民,后以字行,更字颐公,号渐僧、墨仙,又号苇间居士,晚年又号苇间老民、绰翁、绰

平沙落雁不惊飞 —— 读边寿民《芦雁图》马鸿增

www.Artworld.cn

鸿雁入画,由来已久。史载五代黄筌画过《霜林鸣雁》,徐熙画过《雪雁》,宋代崔白画过《烟汀晓雁》、《雪芦双雁》,此后,元代王渊,明代林良、吕纪等均有画雁之作。至清代,产生了一位以鸿雁自命、以画雁名世的杰出画家,他就是“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

    边寿民(1684—1752),原名维祺,字寿民,后以字行,更字颐公,号渐僧、墨仙,又号苇间居士,晚年又号苇间老民、绰翁、绰绰老人。康熙二十三年生于江苏山阳县(今淮安)。20岁中秀才,此后七次乡试未中举,于是断绝仕途之念,一心从艺。工诗词,为当地“曲江十子” 之一,常聚于程氏柳衣园中相唱和,一时人文之盛,不亚于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淮安时为南北交通要道,出入都门必经之地,“十子”之外,外方名士如苏州沈德潜、宜兴储仲子、会稽徐廷槐、桐城方苞、金坛蒋衡等不时路过淮安,下榻流连。边寿民和他们在一起,“荣辱毁誉怡然若忘”。30岁左右即以画雁名世,曾有4幅作品被后来的雍正帝收藏。雍正即位后,有人劝边寿民进京谋取功名,他一笑置之。 华艺美术世界网

    从40岁起,边寿民携带诗囊画箧外出游历。先后去扬州、兴化、苏州、杭州、湖北、江阴、安徽等地,结交诗文书画界名流华新罗、高凤翰、金农、郑板桥、陈撰、蔡嘉、顾莲溪等。50岁后,多在自建的“苇间书屋”内闭门作画,接待来访的艺友。曾作《长亭怨慢》一词,吐露心迹:“挥毫状物,也只算,自抒心绪。况苇屋,雁汉迎门,正粉本,当前无数。”表现出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品格。晚年仅参与淮安“晚甘园”聚会数次,与来自北京、湖南、南京、杭州的文友十余人“临流长啸发高咏”。69岁时去世。由于家境贫穷,留下孤儿寡妻,只得将苇间书屋典卖,毕生所存作品亦变卖一空。 华艺美术世界网

    苇间书屋建成于乾隆元年(1736),位于淮安旧城东北隅梁陂桥附近,四面环水,芦苇丛生,人迹罕至,却有往来雁群停留栖息。尤其是秋季,秋水澄碧,芦花冷白,蓼花透红,如身在图画之中。有屋数楹,还有专供绘画的小亭,为“莲叶仙舟”,专设玻璃窗户,观察凫雁的动态举止,为作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先后有6位画家为之绘制《苇间书屋图》,有50位文士为之题咏。金农调侃地说:“三分水,一分屋,菰芦声,秋雨足。中有人,媚幽独。时高吟,沧浪曲。……破毛禽,晚争浴。画出来,黛五斛。”郑板桥笑谓“边生结屋类蜗壳,忽开一窗洞寥廓”。 中国星翁艺苑

    边寿民具有典型的“在野”文人画审美观念,又与下层平民有较多接触,作品中自然混合着“高雅”和“通俗”双重因素,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品格,这就是:以“典雅”为魂魄,以“清高”为气血,以“明白晓畅”为躯体。主要画芦雁,以至人称“边芦雁”。此外,还画过大量花卉、蔬果、鱼蟹、杂物。画风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泼墨写意,多用于画芦雁;另一类是干笔淡墨勾皴,多用于画杂物。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昆仑堂美术馆所藏《芦雁图》,绢本,水墨淡色。121.5×51.5厘米。图写五雁栖息于水边芦滩,前四后一,组合多姿。前方一雁回首仰天鸣叫,其后伴侣安然休憩,左右两只则曲颈梳理羽毛,较远处的一只歪着脖子正在啄水。构成一派意态萧然、平和静谧的意境。水墨语言极为洗练,由青藤、白阳发展变化而来,雁的动势主要靠头颈部转动的角度变化来体现。一笔成头颈、胸腹,由浓而淡;三五笔成羽翼、尾巴,由淡而浓。如此,充满润泽柔软的质感和立体感。只在嘴、爪部位略施黄色,沙滩则用干笔淡墨横拖加竖点,顿显平阔之空间感。为免单调,五雁中穿插一白描雁,造成虚实节奏变化。上方题诗一首:“浅水平沙落雁群,萧萧芦荻已斜曛,放他空阔无矰缴,不遣惊飞入断云。”矰缴,是猎取飞鸟的射具,引申为迫害人的手段。这里借写傍晚夕阳下浅水平沙落雁之景趣,抒发的是期望无惊无扰、不受伤害,渴求自由空间的人生理想。诗画交融互补,深化了作品的精神内涵,令人体味到画家融入了自身的人格、修养和情操,正如他自己曾说过的:“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达到了“雁我两忘”的境界。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此画为绢本,在边寿民芦雁画中极少见,仅见于清人葛金烺《爱日吟庐书画录》卷四著录一幅,为乾隆十五年(1750)初春所作,时年67岁。另外,与此画构图相似者有乾隆八年(1743)春二月作芦雁图,时年60岁,现藏于无锡市博物馆。还有乾隆十四年(1749)所作册页中《平沙丛集》一幅,时年66岁,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据此,我们不妨推测,昆仑堂美术馆所藏这幅《芦雁图》,很可能也作于乾隆八年至十五年之间,属于边寿民晚年精品,弥足珍贵。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这幅画中题诗的书法,是标准的边氏书风,由钟繇、二王、苏轼演变而来,结体朴茂,出乎天然,介于行、楷之间,点划间多有异趣,增添了画面的形式美感。 中国星翁艺苑

    边寿民的人品和艺品,在“扬州八怪”中独具风采,以致金农为之“倾倒”,高凤翰喻之为唐代边鸾在世,蒋宝龄赞其“创前古所未有”,秦祖永称许“极朴古奇逸之致”。他的艺术对晚清海上画派和近现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中国星翁艺苑

(作者为江苏省美术馆原副馆长)

www.Artworld.cn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清 边寿民 《芦雁图》(3)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清代边寿民花卉动物图集

    边寿民 (16841752)清代著名花鸟画画家。 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晚...

  • 清 萧晨《洛神图》

    此图以细笔淡墨勾画晕染出烟波浩渺的水面,画面中间洛神风姿飘摇,凌波而行。...

  • 清 恽寿平《国香春霁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103厘米,横51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

  • 清 虞沅《玉堂富贵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232.7厘米,横133.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 清 虞沅《榴葵双鹂图》

    画中青石之侧,红、白、粉三色蜀葵正在盛开,结满红色花簇的石榴树上,两只黄鹂一上一下,你呼我应。...

  • 清 禹之鼎《双英图》

    此图以工笔重彩描绘两位仙女飘逸脱俗之姿。图中人物用线多为铁线描,细劲有力。细节的刻画非常精细,敷色沉稳清丽,没有沉重之感。笔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