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教育出版 >

大型画集《冯骥才画集》出版首发式明日举行(3)

时间:2011-02-14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子牛    人浏览
山溪情切切 4452cm 2008年 绘画的情与景、内涵与风俗、继承与创新 金维诺 作为画家,冯骥才曾经从古画临摹入手,对中国传统技法有广泛、深厚的基础;同时作为作家,又有条件接触多方面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在作品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某些外来因素。因此,看冯骥才的画,你感到闲适轻快,而又富有深意。他那不受国画传统约束,而又不脱离传统的笔墨,使你觉得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是那么接近。你不能不承认他是继承了

山溪情切切 44×52cm 2008年 www.Artworld.cn

山溪情切切 44×52cm 2008年 copyright 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中国星翁艺苑

绘画的情与景、内涵与风俗、继承与创新 copyright Artworld.cn

金维诺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作为画家,冯骥才曾经从古画临摹入手,对中国传统技法有广泛、深厚的基础;同时作为作家,又有条件接触多方面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在作品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某些外来因素。因此,看冯骥才的画,你感到闲适轻快,而又富有深意。他那不受国画传统约束,而又不脱离传统的笔墨,使你觉得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是那么接近。你不能不承认他是继承了某些文人画的传统,是在借景抒情;同时在注意捕捉瞬间感觉时,却更多地具有印象主义的意蕴。画家说“绘画是把瞬间变为永恒,绘画的最高价值在于它的永恒性。”这和印象主义画家莫奈说的:“我的功绩只是在于直接描绘自然时力求把所感到的瞬间印象表达出来。”多么相似。而画家冯骥才不是只停留在表现瞬间的感觉,却通过表现瞬间的笔墨同时在诉说,在表达内心情思。在画家来说,“绘画是用笔墨写作,画中一点、一线、一块色调、一片水墨都是语言。”“除去诗词,我更喜欢把散文入绘画,成为一种能叙述的画。”这正是文人画家在笔墨上所追求的。笔墨是画家的语言,是用以表达内在情思的工具,这就要求语言畅达,不受清规戒律的拘束。因此冯骥才的画没有受传统技法的限制,但是基本国画技巧的锻炼和文学素养,又使他并未脱离传统。 中国星翁艺苑

画家是在捕捉对自然景色的瞬间感觉,而他更注意的是抒发内心的情思,用他自已的话说“艺术是借用自然的形态,表达最人为的内涵。”画家是借自然之景抒“人为”之情。这里有两个层次,一是借用自然的形态,那么首先要能具体地描绘出你所需要表现的自然景色;二是追求表达最人为内涵的目的,这些自然形态既曾激发画家的情思,那么你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景色也要能引起观众的相应联想。这才能达到传输所欲表达人为内涵的目的,才能藉景抒情。这就要求画家不是纯客观地摹拟自然,而是首先对自然景色富有感情,能发现自然景色的蕴意,能寓主观感情于客观对象,从而使作品情景交融。冯骥才的风景画能引起观众那么大的观赏热情,正是作品能寓情于景,使观众觉得风景是在诉说画家所欲表达的内涵。 华艺美术世界网

画家冯骥才抓住对景物的瞬间感受和自己的情思,放笔描绘,不拘于传统笔墨,而服从于表现的需要,各种方法并用。虽有自己的创意,但挥洒中亦具笔墨意趣;虽不受中国传统表现方法的约束,却又能回归到传统。景色的表现并没有抛弃笔墨传统,而是把传统融会在表现物象与情思的要求中。骥才是以景抒情,通过外在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思。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景物并“无情”,而是画家藉景物以抒发所引发的情思,再通过观众的联想,从而感到作者的寄托。骥才不是锐意仿效古人的笔墨,而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怀中,形成自己的笔墨。因之个人风格明显,时代性强。所以时代性强,也在于作者在抒今日之情,抒发时代的感情。

中国星翁艺苑

画家冯骥才的作品接近写意画,有传统的花鸟画技法,也汲取了水彩和粉彩的方法,但你仍然觉得是具有个人风格的中国画。传统笔墨不是不可逾越的,表现方法和形式的探索,是促使绘画传统发展的重要途径。冯骥才的画吸取了某些现代技法,而仍然富有中国画的特色,重要的在于画中文人画的影响,在于画中的情思,在于“借用自然的形态,表达最人为的内涵”。风格常常被有的人误解为只是形式问题。其实形式总是在反映作者所欲表达的内容,所以风格既涉及形式的特点,也更是作者思想与创作意图的凝聚和表露。风格的探索范围是广泛的,它既涉及表现形式,也涉及作者的思想意趣和作品的内涵。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绘画艺术的风貌是作品的内涵与形式所共同体现的,要作品更具有鲜明的个人和时代特色,就要在实践中积累和丰富表现手法的同时,充实作品的“内涵”。绘画作品不只是表现技法的某种“创意”,更重要的是作品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意趣。冯骥才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体会和对绘画技巧的不断探求,以及在文学上的才华、文学家的气质,帮助了他在绘画上的成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我们从事绘画创作的艺术家来说也同样重要。要深入生活,要细致观察自然;也要重视学习,要读书,要丰富自己的学养。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通过自觉的探索,不断发展和丰富。各种艺术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语言,探讨各种艺术的特性,充分发挥其特长,才能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任何艺术都是在通过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总是这样或那样在表露作者思想与情绪(健康的或颓废的,高尚的或庸俗的)。因此,进行艺术风格上的探索,既要注意艺术的创造,而又不能脱离作品内涵,孤立地强调所谓的“艺术性”。而要以其塑造的艺术形象感染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塑造形象既要注意形式的探索,又要服从于内容的需要,才不会单纯地追求外表效果。审美内容不是单纯追求一种生理上的满足。要求满足一种快感、一种刺激,固然也是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我们的审美需要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更多能陶冶情操,能鼓舞、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食粮。对于艺术,形式的探求是多种多样的,而内容的体现也更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使我们的艺术丧失了教育人、美化心灵的功能。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从画家冯骥才的创作道路也可以认识到民族艺术传统的丰富性,以及发展绘画传统道路的广阔性。中国美术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无论在哪一门类或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遗产和经验值得继承。在中国绘画传统中,我们有优秀的文人画传统,文人画是在意境追求上获得高度发展,取得了丰富成果的一个艺术品种。但是,文人画不是唯一的绘画传统。我们的绘画艺术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在工笔重彩、水墨写意、壁画、版画等等方面,都有极为丰富的传统。因此,在继承文人画传统的同时,要注意研究和发展其他绘画传统。我们是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具有多种风格和艺术特色。所谓民族传统,本身也意味着多民族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向传统学习,要善于多方面去探求,去继承丰富传统中有益的东西。 www.Artworld.cn

文化的发展从来就是与文化的交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美术的丰富传统,实际就凝聚着古代各民族交流的成果(包括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就是具体实例。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选择照搬外来样式或国外技法。谈到时代性,有人眼光常常关注着国际流行的一套。我们不排斥新的事物,但不能照搬和模仿别人。不能全盘接受国际上流行的美学观念,而是要了解时代的某些发现或在艺术上的创造,汲取现代艺术中某些审美意念的合理因素。只有这样才不会使艺术家失去自我。时代是不断地前进的,国际交流必然会形成时代的某些共同审美意识,国际流行美学中某些合理的因素与成果,不应该不去研究,用之来丰富自已。但风格的时代性首先是我国的现实性和时代特色。坚持风格上的这一特点,是比吸取现代国际审美趣味和手法更为艰辛的。要在民族艺术上有所坚持,才能有所成就。 华艺美术世界网

古代传统的形成不一定是完全自觉的,听其自然地去形成,毕竟是缓慢的。自觉地去追求,就会促进传统艺术风格的发展。在这一方面既要研究前人的经验,也要善于总结自身的经验。同时要借鉴外国。“发展”本身就意味着要继承与创新。怎样继承传统,或者在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创新,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承与创新既是发展过程本身所具有的两个方面,也就会存在着矛盾。把继承与创新这既统一又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就能促进艺术发展。重视传统,排斥创新;或是强调创新,而又否定传统;把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看成是绝对对立的,就必然会在前进的道路上带来困难和障碍。继承传统如果不考虑革新,只会反复地重复前人的东西,就谈不上发展;同样,艺术上创新,如果不考虑借鉴前人成果,不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当然也不可能真正有所发展。一谈创新,就认为要抛弃中国绘画传统,才能搞现代化、搞具有世界性的绘画,这是异想天开。其实失去了民族性,根本就谈不上世界性。抛弃传统,背离艺术发展的规律,尽管有自觉的革新要求,结果在艺术上的探索常常是盲目的。害怕艺术上进行变革,认为革新就会脱离传统,创作上也会是盲目的。艺术如果是一直固定不变,就不会形成传统,传统也不可能发展。传统本身就意味着继承、融合、演变,否则,就谈不上形成传统,也就无所谓传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谓民族传统,本身也意味着多民族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多民族文化既分别具有地区特点和不同的民族特点,同时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流,又使文化具有相互交融的特点。因之中华民族美术传统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我们是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具有多种风格和艺术特色,而且不同民族都具有丰富传统。因此,向传统学习,要善于多方面去探求,去继承丰富传统中有益的东西。我们要珍视我们多民族国家的丰富传统,要发挥我们绚丽多彩的各种绘画传统的长处与特色,利用它们来反映今天绚丽多彩的生活与情思。

中国星翁艺苑

研究古代艺术的成就和艺术经验,一方面是了解历史,丰富我们的知识,同时也是为了促进现代艺术的发展。以中西文化作比较的研究,也是有意义的,它能扩展我们的视野,也能促进我们深入地认识传统,促进文化的交融与传统的发展。山水画、花鸟画在中国的发展都是比较早的,在绘画上对意境、情思的探讨也比较早。观察自然,表现自然,并从而表现主观感受与情思,从宗炳、王微、荆浩一直到石涛和近代一些著名画家,都有精辟的见解。近代某些画家在深入研究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接受外来影响,在创作中进行变革,从而深入了对传统的认识与感受。这些并没有影响他们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学习外国经验,使他们更加加深了对传统的理解。他们的创作更多的是得自传统的启发和自身感受,而不是对外来画派的摹拟。

copyright Artworld.cn

我是在画展中认识画家冯骥才的,以后虽有些接触,相知不多,我是没有条件对他的作品发表议论的。但他画上的情思激动着我,对作品的内涵发生了某些共鸣,因此试图与同时期中观摹另外一些画家在处理情与景、内涵与风格、传统与革新等方面的感受,谈谈所受到的启示。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大型画集《冯骥才画集》出版首发式明日举行(3)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