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刘炳森先生的书法得到大家的认可,于音乐是分不开的,书法也跳动着音符、流淌着旋律。建议书法爱好者,不妨在练习和创作书法作品中听听音乐,更有一种享受和创作的激情。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书法朋友和我一样,在学习刘炳森先生的书法过程中受到启发,贴近传统、少走弯路。 copyright Artworld.cn 张生礼编著的《刘炳森书法艺术》一书从九个章节:即刘炳森先生隶书的艺术魅力、风格特点、笔画书写、结构形式、偏旁部首、章法与款式、对照临摹、楷行篆草作品点评及欣赏,让您很快地进入到“刘体隶书”行列中来,创作和享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在编写过程中,我深深感到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刘炳森老师创造的“刘体隶书”可以说是为当代中国隶书艺术书写了最精彩的一章。 中国星翁艺苑 张生礼先生编著的《刘炳森书法艺术》一书,是从六个方面展示刘炳森老师的艺术风采: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一、厚积薄发,独树一帜。刘炳森老师自小严格临帖学书,在艰苦条件下苦练不辍,靠着勤奋、毅力和天赋,登上了书法艺术的巅峰。本书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刘炳森老师书法艺术的由来,从不同角度图文并茂地分析了“刘体隶书”的艺术特色,并对其部分作品作了点评,意在使读者对刘炳森老师书法艺术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中国星翁艺苑 二、笔墨生动,骨力雄健。刘炳森老师的书法看似浅易平实,实则功力极深。本书从“刘体隶书”的笔画入手,介绍了“刘体隶书”的结构形式和用笔方法,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刘体隶书”的基本知识,掌握“刘体隶书”的艺术特征和临写技巧。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三、诸体兼备,各得其妙。刘炳森老师向以“刘体隶书”闻名于世,其实他的其他书体也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本书既介绍了“刘体隶书”的章法款式,也赏析了刘炳森老师创作的楷、行、篆、草等书体的作品。 copyright Artworld.cn
四、佳作纷呈,弥足珍贵。刘炳森老师生前应邀为国家重要机关和各级领导人、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精品力作,成为他们最为珍贵的收藏。本书集中展示了这些艺术佳作,如:刘炳森老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两幅作品,其中一幅苏东坡词《赤壁怀古》醒目地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大厅,另一幅汉高祖刘邦诗《大风歌》悬挂在一层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的地方;他书写的辛稼轩词《调寄南乡子》,悬挂在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室;他创作的陈毅元帅《岳麓山》诗悬挂在中央军委京西宾馆会议大厅;他手书的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陈列在毛主席纪念堂;他为钓鱼台国宾馆创作的陈宝琛诗句《自题画松》、瞿宣颖诗《玉渊谭》、弘历诗《澄漪亭》和启功诗《钓鱼台》,为这座名园增色不少;他为中国常驻联合国机构创作的周恩来《樱花红》诗句,以及为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中国文联和有关领导同志创作的作品,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五、多才多艺,诗书合璧。本书选编的大部分书法作品,所写的诗句都是刘炳森老师亲自创作的,显示出他能文能书的过人之才。例如他创作的诗歌《神笔峰》、《向阳湖》、《晒布岩》、《墙徽有作》以及他创作的《北艺校园香梦》、《听梁绛珍弹筝》、《开香庭院夜读》等诗句,有情有景,有诗有意,变化无穷,琅琅上口。欣赏这些作品,既能闻到墨香,又能体会到诗的意境美。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六、高山仰止,回味无穷。刘炳森老师的书法艺术像一座高山,我们只能仰视,很难企及;像一座蕴藏着无数珍宝的富矿,我们只能挖出一两件宝物,却很难穷尽。为准确反映他的书法艺术特点,本书每一章题目下都刊发了一幅醒目的刘炳森老师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内容简练,具有使人眼前一亮的外在形态结构,神彩焕发,意蕴深厚,读者能够从沉静的结构中看出意态飞扬的动感来。 中国星翁艺苑
张生礼编著的《刘炳森书法艺术》由天津杨柳青画社正式出版,已向全国各地公开发行,受到了书画届及书画爱好者人士的亲睐。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刘炳森书法艺术》出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