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市场资讯 >

“天价”正面与反面 拍品真伪“扑朔迷离”(2)

时间:2011-07-23 来源:美术报 作者:佚名    人浏览
普通观者难辨真伪 记者的尴尬在于,过亿元拍品的出现,总算是有一点可以写的料。但这个时候,各方却都变得莫测高深。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负责人陆镜清、成功竞拍的收藏家等人,成为媒体追逐的人物。在现场,对于《华祝三多图》的拍卖结果,陆镜清表示满意,面对众多媒体记者匆匆表示:这是西泠拍卖中,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参与竞拍的4位买家,其中一位是陌生面孔,最后相互僵持的两位,都是江浙一带的资深藏家。之后,当

普通观者难辨真伪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记者的尴尬在于,过亿元拍品的出现,总算是有一点可以写的“料”。但这个时候,各方却都变得“莫测高深”。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负责人陆镜清、成功竞拍的收藏家等人,成为媒体追逐的人物。在现场,对于《华祝三多图》的拍卖结果,陆镜清表示满意,面对众多媒体记者匆匆表示:“这是西泠拍卖中,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参与竞拍的4位买家,其中一位是陌生面孔,最后相互僵持的两位,都是江浙一带的资深藏家。之后,当记者想进一步地深入了解,却屡遭“坎坷”。对于拍卖公司来说,这的确是一个象征标杆式的重大胜利,而对于陆镜清来说,高兴的同时也更忙碌。所以,记者与他在拍卖会场打了几次照面,步履匆匆的他甚至完全无暇与记者交谈,而只能分身无术地让记者稍等,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当记者再一次去找他,他表示接下来将开拍的专场对他很重要,脱不开身,希望晚上通话采访。而晚上打进电话后,多次被要求再过8分钟、10分钟,到了晚上9点半,打的最后一通电话,先是占线,之后则无法接通了。联系一位拍卖公司负责宣传事宜的工作人员,她则以这是拍卖行行规为由,拒绝了向记者透露关于买家与卖家的任何信息。 华艺美术世界网

而对于一掷“亿”金的买家来说,与其他拍场上的大买家类似,或许是出于怕“露富”的心理,面对记者的“围攻”,选择沉默而不愿透露任何的消息。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振奋之余的尴尬

copyright Artworld.cn

这一现象并不少见。就记者的经验而言,几乎所有的“天价”,无论是作为操作主体的拍卖行,还是买、卖交易双方,出于种种原因,往往都如雾里云山,显得神神秘秘。就像拍卖公司的宣传员所说的:几乎成了“行规”。因为难以获得真实的信息,也使得一些专业媒体或个别资深行家,对频频出现的亿元拍卖案例持保留态度。某件亿元拍品拍卖成交之后,买家是否付款提货?卖家是否收到款项?拍卖行是否缴清此件亿元拍品佣金收入税款等等,更是难以说清的问题。过亿的拍品,往往是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经合法途径,在众目睽睽之下,成功拍卖后,其去向自然令人关注,买家的神秘,则令作品的去向无从寻觅,如2.3亿元成交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卖后至今下落不明,就让圈内人质疑不断。 copyright Artworld.cn

不少亿元拍卖消息,令人振奋的同时,也令人尴尬。首先,这样重要的消息,难以视而不见。但如果不知情、不懂行的跟风炒作,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成为跟风炒作的工具,但如果置之不理,则有失媒体职责。面对接连不断传来亿元拍卖消息,天价拍卖中的真真假假,记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很难。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明宣德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 资料图片

中国星翁艺苑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就2011春拍而言,中国书画成交价前10名中,至少有6件似乎无市场拍卖记录。此外,不少天价作品因太出风头,而被频频发现有“姊妹篇”出现,也使得天价作品引人注目的同时,更显扑朔迷离。如上海崇源曾推出一件估价350万—550万元的《松柏苍鹰》,成交价616万元,与天价拍品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如出一辙,有市场人士曾公开表明这两次出现的拍品都是同一件;再如,与徐悲鸿《人物画稿册页》(八十开选四十一)相近的是,上海崇源在2007年11月28日以1120万元成交一本徐悲鸿《人物课徒稿册页》(八十开选四十)。另外,北京九歌在本次春拍上以2.8405亿元成交一件文征明的《潇湘八景》,而在此之前广东中亿曾推出一件文征明的《潇湘八景 册页》(八开),估价为80万—120万元,结果流拍。北京纳高也曾推出一件《潇湘八景书画合璧》,估价为35万元,结果成交价为80.64万元。至于1.84亿元的陈皋《蕃骑弄箫》,山东天承也曾推出一件形似的《胡人吹箫》,估价32万—42万元,成交价49.28万元。

华艺美术世界网

虽然,“不能因为图录上看相似就确定为同一件作品”,一名拍卖行人士表示,“只能说两件拍品相近,有可能是同一件。”不过,天价拍品有类似作品作参照,而且是“低”价,对于买家来说,的确会感到“不是滋味”。这样的现象,也让记者犯难。更有北京一位收藏人曾在《谁在拍卖中国》一书中,披露了不少海外拍卖巨头假拍、做局之内幕。要分清是真消息,还是假消息?是真品假拍,还是假货真拍?是假货假拍,还是真品真拍?所有这些,都必须基于拍卖公司、买卖双方的真实信息之上来判断。在难以获得这些信息的情况下,也是让一些专业媒体行家对某些所谓的亿元拍卖的消息选择沉默的原因之一。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天价”正面与反面 拍品真伪“扑朔迷离”(2)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