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想建城市记忆馆 copyright Artworld.cn “这个城市,在快速变革中,真的需要一份留给后世的记忆。这16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我想创办一家南京城市记忆馆,让南京所有的百姓,能从我的收藏中感受到南京的变迁。”为了这个理想,高松设计了一套详细的方案,并上交到南京各区政府以及市里的相关部门,希望这个方案能有机会落实。 华艺美术世界网
“我已经搜集了上万件南京城市变迁中遗落下来的百姓日常用品,以及近10年来走街串巷拍摄的图片,还有分类别的文字、证书、票券等物品。它们是可以全面解析一个城市的样本。我的计划是可以拥有一个2000平方米左右的展馆,将这些藏品集中展出。”高松表示,“展馆可以分为童年记忆区,展示清朝末年到上世纪80年代的玩具、生活用品;老街巷展区,展示老门牌与老街巷的图片;生活记忆区,展示老城南与南京民居的物品;生活大件展区,展示老自行车、老缝纫机、老电视等;南京收音机馆,展示不同时期的各品类收音机;南京郊野记忆,展示南京城市民间记录团对南京郊野的探考记录与发现……”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但目前,对于高松而言,最大的困难依然是没有资金和地方。高松最希望的是,南京城市记忆馆能争取政府免费提供场地,他联合其他收藏人士提供展品,社会企业提供部分资金等。 中国星翁艺苑
南京民办博物馆状况不好 copyright Artworld.cn 民办博物馆在南京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呢?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王兴平表示:“截止到今年初,在博物馆处登记的民间博物馆只有7家。可能还有一些像南京老城南印象陈列馆这样的并没有登记。目前来看,南京民办博物馆的生存状况很不好,能坚持每天开馆,就已经很不错了。”据他了解,目前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百家湖艺术馆、金陵竹刻博物馆3个场馆还能保证每天正常开放,但参观的人寥寥无几;长风堂博物馆目前已鲜有展出,南京金陵文化博物馆目前还没找到合适的场地,龟鳖博物馆基本无人问津,王伯沆、周法高纪念馆也是处于开半年、修半年的状态…… 华艺美术世界网 王兴平说:“目前已有相关精神要求支持民办博物馆的建设,总体的势头是好的,相信等一些政策细则出台后,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更有效地扶持这些民办博物馆的建设的。”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南京一家民办博物馆的尴尬经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