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几天可制成 www.Artworld.cn 虽然此案尘埃落定,但是高仿真印刷品开始流入艺术品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郝惊雷也做过拍卖,对于高仿真印刷品他感到“防不胜防”。“现在就是行家,也得借助仪器辨别。以前几十倍的放大镜就可以看出是不是印刷的,现在一百倍的都难免走眼。”郝惊雷说,高仿真印刷品往往在印刷之后,还要请高手在细节上色,墨色、印泥看起来都和真品无异,很难辨别。 www.Artworld.cn 印刷技术专家林怡洪介绍,高仿真印刷品在国内的售价一般在500元到3000元之间,远远低于冒充真品的复制品拍卖价。从印刷技术角度来说,正规的高仿真印刷品以追求和真品的神似为出发点,这类高仿真印刷品还比较容易通过仪器辨别出来。而出于造假目的的高仿真印刷品,是以对付仪器检测为出发点。所以往往这类高仿真印刷品,看着画面不自然,但是检测之后却无懈可击。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现在是中国历代以来,造假最猖獗,手法最高明的时代。”郝惊雷说,以前的造假手法很简单,买来真品后,把装裱的老套子卸下来,装上临摹的新画卖出。但好歹还是人工临摹的作品,少说也要花上个把月的工夫,而印刷的效率就高很多,最快只需几天。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造假者应受刑事处罚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造假就是诈骗,造假、卖假、拍假者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不仅仅是打不打官司的问题。造假者涉嫌诈骗,理应受到刑事处罚,卖假者如果是知假卖假,就涉嫌欺诈消费者,但是目前在收藏界,都没有很好的法律适用。一般书画造假售出的金额很大,都属于很严重的诈骗、欺诈行为。 www.Artworld.cn 业内人士呼吁,彻底消灭假收藏品混入收藏市场,归根到底是法制问题,应有严格的法律监督,让造假者面临巨大的风险,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现在,鲜有造假者被惩处的消息。 华艺美术世界网
市场竟现知假买假者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市场出现了一些怪现象,知假卖假已不新鲜,还有人知假买假,是为了送礼等目的。甚至连一些作者,也在自己伪造自己的作品。“盲目跟风收藏,也让造假者有了生存的空间。”收藏专家说,很多收藏新人,并非因为真正的了解、喜欢一件作品收藏,而是人云亦云。还有一些收藏者,是抱着贪便宜、捡漏的心理。试想一下,一张真的好画,肯定很多人去争,价格自然不会低。有些人买到了假字画,也不偶然,权当花钱买教训。 copyright Artworld.cn 专家劝诫想通过投资艺术品收益的人,还是知难而退。专家建议,收藏者不要盲目跟风,应树立正确的收藏消费观。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买到假拍品维权难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业内人士介绍,制作最为精良的高仿真印刷品一般通过海外流入国内。目前,最精湛的印刷技术在日本,造假者首先寻找真品,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向收藏者借用的方式,支付给收藏者复制的费用后印刷。之后由高手在印刷品上面加墨加印章加落款,并精心按照作品符合的年代风格装裱。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为了不引起疑心,高仿真印刷品的数量有限,像一些价格较高的作品,只印一张。只有像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等传世较多的作品,才会多印制几张,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投放。 copyright Artworld.cn
高仿真印刷品制成后,造假者一般找枪手出马,流入拍卖或是其他交易领域,最终被收藏者购买。如果进入拍卖市场,有的中小型拍卖公司会买断,从中渔利。这也是目前收藏业内人士最为担心的情况——拍卖公司和造假者勾结,而在拍品卖出后,买家即使发现有问题,也难以维权,因为拍卖公司有《拍卖法》保护,一句“看走眼了”,买家也无奈。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拍卖行买家和解 20万拍品被指“印刷品”(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