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骏图题跋
赵秉文行书赵霖昭陵六骏图题跋 金赵秉文书。纸本。行书题赵霖所画《天闲六骏图》。款署“庚辰七月望日”,是年作者六十二岁。书法纵逸酣畅,古朴自然。金元好问云:“闲闲公书如本色头陀,学至无学,横说竖说,无非般若。”此件为赵秉文书法佳作。幅上钤“吴简”朱圆方印,“马”字肖形印一方。《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著录。
行书宏斋帖卷
纵39.2厘米,横149.9厘米 南宋文天祥书。纸本。此为文天祥致包恢的信札。帖中颇多忧国之言,且书法劲秀,不特以人重也。卷后有明李时勉,清永瑆、绵亿、李瑞棻、朱益藩题跋。曾经明项元汴,清卞永誉、永瑆等人鉴藏。《珊瑚网书跋》、《平生壮观》、《墨缘汇观》著录。 现藏故宫博物院
行书自书诗卷 www.Artworld.cn
南宋赵孟坚书。纸本。行书八十二行,自录旧作诗五首。此卷间架紧密,行次相顾得势,锋颖秀挺不羁,别饶佳趣。自署书于“宝祐甲寅”,即宝祐二年?(125年),是他五十六岁时所写。卷后有赵孟葆及元苏大年等践。曾经明吴帧,清梁清标。安歧、清内府,近人周鸿孙等收藏。《大观录》、《墨缘汇现》、《辛丑销夏记》等书著录。 现藏上海博物馆 华艺美术世界网
待漏院记卷
南宋张即之书。纸本。所书系北宋王禹撰“待漏院记”一篇。此卷字大如碗口,字体结构严谨,体态俊美,用笔粗壮雄健,取法于颜真卿,然中锋、侧锋交替使用,有方劲古拙、斩钉截铁之感。此卷虽无作者款印,但从字卷的风格看,显为张即之的手笔无疑。卷后另纸有明吴宽、李东阳题跋,对张即之的书法作了评价。卷前有清人王芝林所录《待漏院记》全文刻石拓片。曾经近人吴湖帆收藏。 www.Artworld.cn
杨婕妤百花图卷
传南宋杨妹子作。绢本。工笔设色。画寿春花、长春花、荷花、西施莲、兰、望仙花、蜀葵、黄蜀葵、胡蜀葵、玉李花、宫槐、莲桃、灵芝等各种花卉十四种,另有天空、红日、祥云三种,计十七段,每段各有题咏。画风为南宋院体,设色妍丽,画法简练。景物用马远法,花卉取马麟画法。小楷诗题,字书严谨娟秀,妩媚多姿。画卷前有作者题诗。卷后明人题跋。清梁清标、清内府,近人张伯驹收藏。《石渠宝笈初编》、《书画记》、《丛碧书画录》著录。 www.Artworld.cn
 |
|
 |
|
 |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二世纪初期一幅杰出的风俗画,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各阶层在城郊一带的种种活动。不仅内容丰富,笔法精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至于画面的内容场景,读者观图便可体味,在此不再赘言。就其构图艺术,作者采用中国古代画家运用的“鸟瞰法”,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一切事物的特征观察极精,并有很敏锐深刻的形象记忆力和组织构图的卓越技巧。至于人物神态的生动,树木、水纹笔法的健朴流畅,界画的精炼和谐,都可见于作者在人物、山水、楼阁诸方面的全面修养。它集宋代各画种的高超技艺于一图,纷繁多变,于繁杂间游刃有余。尤其是对人物形态的仔细观察,并精心刻画,我们从图中可逐一欣赏。至于内容的思想性,则更值得重视,它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生活风貌,并重点刻画了作为当时交通命脉的汴河运输情况和劳动者的艰苦生涯,实为我国古代绘画之瑰宝。此画无作者署名,因画后金代张著之题跋明其作者及生平。《宣和画谱》亦不载张择端画名,疑有别由。如陆完跋曰:“宣和书画谱之作,专于蔡京”,京以权奸排除异己,因此《画谱》不载张氏,犹《书谱》之不载苏黄。此说甚是。 |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薇亭小憩图
赵大亨薇亭小憩图纨扇 南宋赵大亨作。绢本。设色。画山峰脚下庭院景物,界画凉亭,两棵挺健的紫薇树,叶茂花繁,玲珑石点缀其间,亭中一人床上休息,幽静凉适,清旷之气超出尘表。石面上作者行书“赵大亨画”款。《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copyright Artworld.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