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夏圭《长江万里图》
时间:2010-12-03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夏圭(活动于1180-1230前后),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李唐(约1049-1130后)、刘松年(活动于1174-1194)、马远(活动于1190-1224)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善画山水、人物,长于运
夏圭(活动于1180-1230前后),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李唐(约1049-1130后)、刘松年(活动于1174-1194)、马远(活动于1190-1224)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善画山水、人物,长于运用秃笔,画楼阁亭台不用界尺,只信手为之,笔意精密,奇绝突兀,气韵颇高。宋宁宗(1195-1224)时为画院待诏,与马远同时代,都师承李唐,风格相近:构图简括深远,笔墨峻峭爽利,擅用“斧劈皴”,后人并称“马夏”。但如细察,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相对而言,马远重笔,转折顿挫,凝重峻利,而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构图上,马远刻意将近景置观者目前,所画人物五官清晰,姿态生动,楼阁则以“界画”法刻画精细,而夏圭则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这影响延及元代: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举止皆精细生动;倪瓒画中几乎无人,而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则显然取法夏圭,画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夏圭的简略遗风。 www.Artworld.cn
(点击查看大图)
 【名称】宋 夏圭 长江万里图 【年代】宋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26.8、横1115.3公分。国立故宫博物院,
《长江万里图》是一幅长超过11公尺的手卷,画卷的前半段,以接近平视的角度近景特写岩块、林木,以及江行的舟船,表现长江三峡险峻和波涛汹涌的景观;后半段则是以俯视和远观的角度描绘江面上的活动,以及沿途所见秀丽的景色。从逼近观者的景物,转换到辽阔空旷的视野,这种构图的方式具有戏剧性的效果。
在画卷最后,有元代鉴藏家柯九思的题字,鉴定这幅画作者是南宋夏珪。但是柯九思题字是后人伪造,所以这样的意见值得强烈怀疑。从时代风格来看,这种山水长卷的构图方式流行于明初,而在笔墨技巧方面,本幅的“斧劈皴”用同一方向的侧锋表现,而水纹的描绘也刻意强调浪花的造型和装饰效果,这些特征显示〈长江万里图〉的创作时代为十四世纪末至十五世纪初,可能是一张与明代宫廷画院风格密切相关的作品。 copyright 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宋 夏圭《长江万里图》
|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