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风流一子才。”袁枚(1716-1797),浙江杭州人,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乾隆四年进士,官江宁知县,以诗闻名于时。着《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袁枚铭圆形端砚,古朴雅致,精工巧做,砚缘及砚背刻如意云纹,颇具意趣,令人生爱。砚堂开环渠形,犹如明月重轮高悬,辅以周边云纹,浩瀚宇空,宛若眼前。其铭曰:“嫦娥之砚,如月重轮,银河染笔,着手成春。袁枚为漪香夫人铭,时年七十有二。”又随园风流,袁枚多收女弟子,俨然一段中国诗史佳话,此砚铭为漪香夫人作,漪香夫人即毕沅侧室,原名周月尊,字漪香,长洲人。酷嗜文墨,礼贤士下。在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记录了其对漪香夫人之才的仰慕,“余画《随园雅集图》,三十年来,当代名流题者满矣,惟少闺秀一门。慕漪香夫人之才,知在吴门,修札索题,自觉冒昧。乃寄未五日,而夫人亦书来,命题《采芝小照》。千里外,不谋而合,业已奇矣!余临《采芝图》副本,到苏州,告知夫人,而夫人亦将《雅集图》临本见示,彼此大笑。乃作诗以告秋帆先生曰:白发朱颜路几重?英雄所见竟相同。不图刘尹衰颓日,得见夫人林下风。” 华艺美术世界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清 袁枚铭、周月尊自用圆璧形端砚 中国星翁艺苑
清 袁廷梼太史铭明抄手端砚,此砚制作规矩,造型大方,一指墨池,墨窄边宽,砚堂平整。砚背倾斜凹成抄手状,存十八柱眼,典型明式,乃为袁家藏书楼之物,传承有序,殊为难得。袁廷梼(清),字寿阶,号又恺,长州(今苏州)人。明袁氏六俊后裔,富收藏,精考据,与周锡瓒、黄丕烈、顾之达号“藏书四友”。工诗,间及绘事。黄易(1744-1802),浙江杭州人,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擅书画、碑版考证,精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篆书砚铭曰:“山颜浮郭迥,云景到门幽。”行楷款铭:黄小松尝集三公山碑字为联,予爱其句,模刻于砚。又恺。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清 袁廷梼铭太史端砚 清 吴秉钧铭、李馥藏凤纹端砚铭曰:“丹穴云根,墨池珍赏,金玉其相,丝纶世掌。”又铭曰:“岩芷蕴粹,眼晕澄明,焕文章于学海,而久道化成。”此砚包浆浑厚,形制高古,砚也琢凤纹,翎羽细腻,围合砚堂,砚额为凤首,恰有一石眼巧为其瞳,有晕数重,活灵活现,形似,更为神似。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吴秉钧(清),字琰青,浙江山阴人。工词律。李馥(1854-1929),又名端方,字子敬,号稻人,湖南祁东县人。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清·吴秉钧铭、李馥藏凤纹端砚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砚乎!代有传承,推陈而出新。当代绘画大师陆俨少画、白书章刻随形歙砚为之典范。陆俨少(1909-1993),上海嘉定人,名砥,字俨少,以字行,改字宛若。师承冯超然,工诗文、书法,擅山水、花卉、人物,为一代艺术大师。 copyright Artworld.cn 此歙砚质坚而润,极易发墨,砚面上细浪翻滚,连成碗硟水势,拍向岸边,陆氏即景绘渔舟两只,帆驰于江上,近处见高士坐于松石之上,观江流有声,若有所思。远岸山石林立,层峦迭嶂,林木茂盛,郁郁葱葱。砚盖作梅石图,怪石嶙峋,旁有虬枝延横,枝头寒梅绽放,傲骨铮铮,十分古意。而白氏本老干部,曾任上海市卫生局首任党委书记,上海市园林局党委书记,上海市文管会委员,并非职业刻手,纯以玩家心态为之,作来悠悠不迫,意蕴隽永,绝非普通刻家能与之相比。白氏与林风眠、来楚生、唐云、谢稚柳、钱镜塘等多有往来,结为好友。 copyright Artworld.cn
陆俨少画、白书章刻随形歙砚 综观本届名观,尚有宋朝有虎足立螭歙砚,此砚呈案几状,形制别具一格,气息高古威严。砚面满镌万字纹,因梵文有“吉祥所集”之意,其演化出之锦纹,寓示绵延不尽、万福万寿也! 华艺美术世界网 清 柏叶端砚、清 龙池砚着录于日本二玄社出版《古名砚》,柏叶砚形制别具,匠心独运,制者依势将之制为桃叶形,整片砚堂连为一体,周缘以叶边翻卷作棱,颇为精致。砚背制枝叶铺陈,脉络分明,意趣盎然。砚石色彩缤纷,砚面显两条金线横贯,火捺连片,砚额有硕大石眼,天成之睛,极为难得。 中国星翁艺苑 “片石之珍,盈育文明。”其余砚珍,均有夺目亮眼之处,移步西泠,名砚汇萃,赏藏皆缘。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温润泽、寸心知,诗书画、与君宜:西泠2011春拍(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