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市场资讯 >

中国富豪抢购宫廷艺术品(2)

时间:2011-02-21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子牛    人浏览
宫廷是一个品牌 宫廷艺术屡屡拍出天价,既引来大量喝彩也招致种种质疑。那些在过去20年里,决不可能拍出10万美元的拍品,现在却登堂入室,一步迈上了千万美元的天价。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的著名拍品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尽管业界表示,这件玉玺从艺术品的角度看没有太多可书之处,和乾隆时期许多上品好玉更无法相提并论,但它却最终拍出了1560万美元的天价。而它早在1997年12月

“宫廷”是一个品牌

华艺美术世界网

       宫廷艺术屡屡拍出天价,既引来大量喝彩也招致种种质疑。那些在过去20年里,决不可能拍出10万美元的拍品,现在却登堂入室,一步迈上了千万美元的天价。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的著名拍品“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尽管业界表示,这件玉玺从艺术品的角度看没有太多可书之处,和乾隆时期许多上品好玉更无法相提并论,但它却最终拍出了1560万美元的天价。而它早在1997年12月2日在伦敦苏富比露面时,拍价仅4.2万美元。

中国星翁艺苑

       戴岱表示,近年来的宫廷热缘于内地市场的兴起。2003年后,内地市场首先热起来的是书画作品,比如《石渠宝笈》著录的古代书画,价格更呈疯涨趋势。“比如嘉德的宫廷夜场,如果有书画,一定是《石渠宝笈》著录的。”戴岱介绍,《石渠宝笈》是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对宫廷书画做的一个编目,当时出了三本,《石渠宝笈》、《石渠宝笈二编》、《石渠宝笈三编》,把当时所有的宫廷书画都做了编目,且都盖有“石渠宝笈”的印章和皇帝的印章,成为宫廷收藏品。目前“石渠宝笈”的拍品价格一般都在千万或是上亿。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而业界对于《石渠宝笈》的质疑其实也一直存在。2009年8月,“玥宝斋”负责人郭庆祥就曾对它进行炮轰,“《石渠宝笈》在我看来就是庸俗的皇家收藏,是以乾隆本人对绘画的认识来判断好坏,进行个人独裁式的决定。他在那些作品上盖满印章,严格地说是破坏了作品……”

华艺美术世界网

       但所有的质疑都不能降低人们对宫廷艺术的热度。知名书画鉴定专家金运昌曾开玩笑说,一个《石渠宝笈》至少值500万,也就是说如果一幅画原本值100万,那么这幅画就至少能卖到600万。 www.Artworld.cn

       戴岱认为,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宫廷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就比如齐白石、张大千,有的东西过亿了,但那些并不算精品的作品价也很高。宫廷艺术和它是一个道理,就是一个品牌概念。”
是一个持久的热点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戴岱表示,宫廷艺术品会是今后一个持久的收藏拍卖热点,“因为这些东西本身的质量、品级、关注度,都是拍品里最高的。另外,很多东西的来源都被政府和民间关注,比较能出效果。”

中国星翁艺苑

       而且由于宫廷艺术品品类的特殊性,今后会成为市场的一个主流。“因为一个概念的推出,到今天的成熟,会吸引世界各地很多藏品的注入,再流回国内。”戴岱说,目前宫廷艺术品最大的买家是富裕阶层的中国人,“很多国人买宫廷艺术品,一是因为喜欢和关注,另外也有民族和爱国情绪的加入,很多早年间被中国人卖出去的东西,近些年又被中国人陆续买回。”而海外苏富比、佳士得在汇集流散的中国文物后,却往往成为中国文物回流的中转地,“所以很多国内的拍品都有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记录。”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而艺术品流动的速度也在加快。“以前艺术品的流动速度一般是5年,后来是3年,现在大概只有1年,像保利、嘉德的一些书录中,也会提到以前的拍卖记录,比如《平安帖》在嘉德的宫廷艺术品中,就记载了它整个的流传过程。”

中国星翁艺苑

       其中原因,戴岱认为在于投资行为的增强,“在内地买艺术品主要是为了投资,另外就是企业开办博物馆用,可能很短时间就出手了,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比如筹措资金等原因。”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目前,国内从事艺术品投资的人很多,因为艺术品的稳定和增长是建立在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之上的,而且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期待上的。从历史上看,中国艺术品的三次高峰都伴随着一个新兴市场的兴起,第一次是1910到1940年代,那时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强国,很多投资家进入艺术品领域,中国艺术品又非常吸引西方目光,所以造就第一次中国艺术品的高峰。“我们现在买回来的很多艺术品,就是那时候卖出去的,比如大威德瓶。很多藏家还保存着当时的购买发票,一些发票还是1920年代的。”第二次高峰是1970到1990年代,那时日本经济崛起,日本和中国台湾是当时最大的买方市场。第三次高峰便是2003年后的中国内地市场。所以目前的宫廷艺术品热,实际上是内地市场成长的结果。 www.Artworld.cn

       相对而言,中国人抢购宫廷艺术品,对于西方艺术商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一是国际市场上的中国艺术品会相对减少,另外,目前中国内地已有了文物保护法,很多入境艺术品不能再出境,这也意味着今后大量中国艺术品将留存中国,从而推高国际市场上中国艺术品的价格,而这种效应也必然传导至中国艺术品的国内市场,从而进一步推高其国内价格。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中国富豪抢购宫廷艺术品(2)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