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市场资讯 >

王世襄旧藏古琴曾以891万创记录 再次亮相拍场

时间:2011-03-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网络    人浏览
大圣遗音古琴 中新网3月9日电 日前,记者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获悉,王世襄旧藏、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唐代大圣遗音古琴将现身嘉德春拍。据悉,在中国嘉德2003年秋季拍卖会中

“大圣遗音”古琴

 

www.Artworld.cn

   中新网3月9日电 日前,记者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获悉,王世襄旧藏、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唐代“大圣遗音”古琴将现身嘉德春拍。据悉,在中国嘉德2003年秋季拍卖会中,该琴就以891万元人民币创出当时古琴拍卖世界纪录,此番再次现身,势必成为拍场焦点。

中国星翁艺苑

  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女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将这张千年古琴在春拍上呈现给广大藏家,并将为这张古琴的再次面世安排隆重而典雅的特别活动奉献给藏家和艺术界的朋友,让大家有机会重新聆听这张千年古琴所发出的天籁之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张古琴有机会再创奇迹。”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这件由中国著名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旧藏的“大圣遗音”古琴为伏羲式, 桐木胎,鹿角沙漆灰,色紫如栗壳,金徽玉轸,圆形龙池,扁圆形凤沼。七徽以下弦露黑色,遍体蛇腹断纹,中间细断纹,额有冰纹断。圆池上刻草书“大圣遗音” 四字,池内纳音左右上下四隅分刻隶书“至德丙申”四字年款,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公元756年)中唐之始,池两侧刻隶书“峄阳之桐,空桑之材,凤鸣秋月,鹤舞瑶台”十六字,池下有“困学”、“玉振”两方印,以上除年款外皆髹金。青玉轸足,细镂绦结及旋瓣花纹,为明朝所制。迄今已近一千二百五十年,传世既久,琴之足孔四周漆多剥落,木质亦接近朽蚀。足端虽缠裹织物并嵌塞木片仍难固定。张弦稍紧,既有损琴背虞,幸好管平湖先生有安装铜足套之法,为此王世襄先生特请铜器修复专家高英先生制作铜套并仿旧染色,再请金禹民先生镌刻八分书题记“世襄、荃猷,鬻书典钗,易此枯桐。”十二字。又请管先生安装铜足套于孔内,不仅天衣无缝,且琴音丝毫无损,效果极佳。管先生曾笑曰:“又至少可放心弹五百年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神农氏唐琴,不仅琴名“大圣遗音”与此琴完全相同,漆色、断纹、池沼、年款也绝为相同。因而两琴应制于同时,出自同手。 www.Artworld.cn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古琴鉴定家郑珉中先生认为此琴属中唐之始,雷氏为宫中所造,应是唐琴的标准器。该琴历经千年,至今未曾剖腹大修,非常难得。也有专家认为,古琴中仅有“大圣遗音”兼备“九德”,即将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九种美好音色、韵味集于一器,这在古琴中是最为罕见的。据介绍,大圣遗音琴原为北京著名琴家锡宝臣先生所藏,1948年,王世襄、袁荃猷夫妇以饰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画大观》,再加翠戒指三枚换得。 copyright Artworld.cn

  相关:

中国星翁艺苑

  王世襄,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曾代表国家追还抗战时期被劫夺之文物两千余件,其中宋代马和之《赤壁赋图卷》等皆为国之珍宝。王世襄对家具、漆器、竹刻、匏器、书画、铜佛、玩具杂项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其著作《明式家具研究》最广为人知。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王世襄旧藏古琴曾以891万创记录 再次亮相拍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