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市场资讯 >

宗教古籍的保护与整理刻不容缓(2)

时间:2011-03-18 来源:《中国宗教》 作者:佚名    人浏览
就古籍保护而言,国家图书馆有古籍修复机构。如上世纪50-60年代,国家图书馆修复了著名的《赵城金藏》。90年代又配合馆藏敦煌遗书的编目与出版,对馆藏敦煌遗书做了大规模的修复。有些省级图书馆也有专业人员从事古籍,包括宗教古籍的修复。但大多数图书馆缺乏图书修复的专业人才,很多残破古籍未能得到有效养护。不过,2007年启动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把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想必将来情况会大为改观。

就古籍保护而言,国家图书馆有古籍修复机构。如上世纪50-60年代,国家图书馆修复了著名的《赵城金藏》。90年代又配合馆藏敦煌遗书的编目与出版,对馆藏敦煌遗书做了大规模的修复。有些省级图书馆也有专业人员从事古籍,包括宗教古籍的修复。但大多数图书馆缺乏图书修复的专业人才,很多残破古籍未能得到有效养护。不过,2007年启动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把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想必将来情况会大为改观。

中国星翁艺苑

第二,各地的博物馆、文博馆。

华艺美术世界网

从国家博物馆到各省级博物馆,乃至地、市、县级博物馆、文博馆等地都藏有宗教古籍。在论及宗教古籍时,这一部分藏品经常被人们忽略。实际上,这些单位收藏的宗教古籍往往品质很高。 www.Artworld.cn

博物馆、文博馆中宗教古籍的保管、保护现状,与图书馆情况差不多,即级别越高的单位,条件越好;级别较低的单位,条件则相对较差。我曾经考察某县级单位,他们的收藏品属于国宝级文物。但是,该单位不但没有恒温恒湿的保存条件,连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没有完全到位。以致为了保证藏品的安全,多年来,馆长、副馆长每晚轮流值班看守。我很为他们的这种负责精神所感动,也为如此珍贵的宗教古籍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而悲哀。他们的收藏品,有的已经部分碳化,无法触动,急需养护。我曾经专门向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汇报。先生指示,国家图书馆可以免费为之修复。但由于种种原因,修复工作至今没有能够进行,言之令人痛心。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第三,各地的档案馆。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这又是一个一般人不甚关注的宗教古籍收藏单位。其实,在各级各类的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资料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宗教有关,或者本身就是宗教古籍。

copyright Artworld.cn

按照档案法,目前很多档案资料已经超过保密期,可以向研究人员及社会公众开放。但由于研究者不知道档案馆也有宗教古籍,所以这一部分资料还没有完全进入相关人员的视野,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www.Artworld.cn

第四,各宗教团体。

华艺美术世界网

各宗教团体都收藏宗教图书,其中很多团体程度不等地收藏有宗教古籍。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一般来说,各宗教团体均将现代图书与宗教古籍分别存放。比如佛教寺院,将古籍,特别是大藏经供养在藏经楼,而将一般图书存放在图书馆、阅览室。但也有相互混杂的情况,即藏经楼供养的,既有古本大藏经、其他佛教古籍,也有现代出版大藏经乃至其他现代书籍。而图书馆中,有时也存放少量的古籍。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就保管条件而言,随着这些年寺院建设的大发展,很多新建寺院修建了宏伟、庄严的藏经楼。建筑虽然宏大,但除了少数寺院外,大多数寺院的藏经楼都没有考虑保存古籍所需的恒温恒湿等条件。至于一些历史悠久的寺院,藏经楼依然是多年前的老建筑,有的经过维修,有的年久失修。人走上去,楼板吱吱作响,更不用说恒温恒湿之类的保管条件。更有甚者,藏经楼虽然供养着多部藏经,却常年闭锁。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名义有人看管,实际无人照料。灰积尘蒙,听之任之。由于没有专业修复人才,寺院无法开展宗教古籍的修复工作。我们自然不应以此苛责寺院。但是,确有不少寺院缺乏古籍保护意识,对所藏古籍缺乏关心。南方某寺,藏品长期无人过问,据说颇有损坏、丢失等情况。直到后来中国佛学院毕业的某年轻僧人担任监院,才予以编目、保护。北方某寺收藏大批古籍,其中不少古籍扃锁多年,从不检视,亦不知是否有虫蛀鼠啮。甚至有的寺院见有些古籍虫蛀、霉烂,干脆一火了之。总之,除了少数寺院外,大部分佛教寺院古籍保管、保护的情况,令人很不乐观。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第五,私人收藏。

www.Artworld.cn

我国民间从来有收藏的传统,很多宗教古籍收藏在私人手中。从这些年诸多拍卖公司及网上古籍拍卖的情况看,私人收藏的宗教古籍数量颇为可观,这是我们从事宗教古籍保护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星翁艺苑

提到私人收藏,我想特别提出关于佛教忏仪文献的收藏问题。作为宗教仪轨,忏仪是佛教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以下,以大规模忏仪为代表的信仰层面佛教成为中国佛教的两大主流之一,对佛教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当时佛教大藏经的发展已经滞后于佛教的发展,大量忏仪文献未能收入大藏经。它们流传于民间,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不少忏仪古籍因此亡佚。忏仪文献的这种存在状态,对我们研究宋以下佛教造成极大的障碍。多年来,笔者始终关注这一问题,并与同事一起收集了民间流传的忏仪文献数百种,其中不少均为古籍,有些甚至可以定为善本。其实,我们收集到的,只是民间传本中很小的一部分。希望更多的人士能对这些民间传本有所关注,注意收集。 华艺美术世界网

私人收藏的保管、保护情况,因人而异,很难一概而论。 华艺美术世界网

宗教古籍是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不少为孤本,承载的信息是唯一的;不少为善本,本身又是珍贵的文物。这些古籍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对宗教古籍的保护迫在眉睫,应该引起各地宗教事务部门、宗教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华艺美术世界网

(二)宗教古籍的整理

www.Artworld.cn

第一,目录编纂。 copyright Artworld.cn

近些年来,我国在宗教古籍的编目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就图书馆而言,作为全国古籍整理项目之一的《全国古籍总目》已经完成,其中《子部·释家类》由南京图书馆善本部负责编纂,这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图书馆所藏佛教古籍的联合目录。遗憾的是该目录仅涵盖我国几大主要图书馆的藏品,没有包括所有的省级图书馆,更不要说地、市、县图书馆。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宗教古籍的保护与整理刻不容缓(2)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