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寺院而言,苏州戒幢律寺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就编纂了寺藏古籍的目录。四川文殊院近年也将寺藏古籍编纂了目录,并计划继续将四川其他寺院的古籍也逐一编目。就专题目录而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目录》。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总目录》也即将完成。但是,也应该指出,与浩如烟海的中华宗教古籍相比,上述工作还是非常不够的。本文上面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华宗教古籍的收藏,下面谈谈它们的编目。 华艺美术世界网 我国不少图书馆已经将自己馆藏的古籍(包括宗教古籍)编成目录,公开出版。但也有不少单位的古籍目录中不包括所藏的宗教古籍,或不包括所藏的全部宗教古籍。据我了解,有的图书馆收藏的宗教古籍数量相当大,但因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至今尚未编目。 中国星翁艺苑
我国的博物馆一般不公布藏品目录。所以,对博物馆收藏的宗教古籍,除非得到相关博物馆的允诺及大力配合,进行认真的实地调查,否则难以了解其实际收藏情况。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就档案馆而言,除已经整理出版的专题档案外,档案资料一般不公布目录。保存在档案馆中的宗教古籍的专题目录,至今无人编纂。除了少数寺院外,绝大多数寺院的古籍,均无目录。至于个人的收藏品,自然更无目录问世。由此可见,宗教古籍的目录基础非常薄弱。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第二,文献整理。 www.Artworld.cn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宗教文献整理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在此特别应该提到汉文、藏文、傣文三大语系佛教大藏经的整理。由任继愈先生主持,中华大藏经编辑局历时13年编纂,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上编),总107册。该藏以稀世孤本《赵城金藏》为基础,将历代大藏经中有千字文编号的典籍均皆收入,并用八种有代表性的藏经进行校勘,成为当代一部重要的汉文大藏经。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大藏经对勘局主持,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总232卷,是第一部现代化的藏文大藏经。由中国贝叶经全集编辑委员会主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贝叶经全集》,全100册,该书的傣文佛典逐段均有原书影印、电脑转写、国际音标、汉文翻译等四个部分,每部典籍并附汉文翻译全文及新傣文全文,是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史上的创新。 copyright Artworld.cn
上述三大语系大藏经的整理出版,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古籍整理工作取得历史性的成就。此外,近年还出版了《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共130册,涵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民间信仰等各宗教的典籍,其中包括不少宗教古籍。中国国家图书馆则将所藏敦煌遗书全部影印出版,全书约160册,已经出版133册。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界对宗教典籍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段时间以来,影印宗教古籍与佛教大藏经成为出版流通宗教典籍的重要方式。应该指出,影印古籍虽然部分满足了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但有些质量较差,难以阅读;有些名不符实,有欺世盗名之嫌。凡此种种,值得我们重视并在将来的工作中改进。 中国星翁艺苑 宗教古籍不仅具有供养功能,还是宗教界人士及研究人员学习研究宗教的重要资料。单纯的影印,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对宗教古籍进行深度加工,即校勘、标点、撰写提要等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以中华书局为代表的佛教典籍丛刊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笔者主编的《藏外佛教文献》致力于整理发表敦煌遗书及民间散落的历代大藏经未收佛教文献,陈士强先生多年来在佛典提要的撰写方面用力甚勤。近年,一些佛教寺院开始致力于佛教古籍整理,如鼓山涌泉寺与学术界合作,将寺藏古籍(版片)中的重要文献校勘标点,嵩山少林寺也将寺院中的石刻碑铭录文整理。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 www.Artworld.cn 文献整理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古籍的电子化。目前,宗教古籍电子化的工作也正在蓬勃开展,已经取得良好的成绩。 www.Artworld.cn 与我们面临的任务相比,我们已经做的工作,已经取得的成绩可说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完成。 中国星翁艺苑 三、对宗教古籍保护与整理的展望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我国是汉传、藏传佛教的故乡,也是南传佛教的重要流传区域,是三大语系佛教并存的唯一国家。可以预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对中国佛教的研究迟早会成为世界佛教研究的高潮。就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国的其他宗教而言,同样会遇到与世界同行进行宗教交流、对话与研究的高潮。为了迎接这一高潮,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宗教古籍的保护与整理。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为了真正有效地对宗教古籍进行保护与整理,当前需要进行三项工作: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一)要普及宗教古籍意识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宗教古籍保护、整理工作能否顺利展开,与有关人士的古籍意识的强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在相关人员中大力普及宗教古籍知识,培育与提高宗教古籍意识,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宗教古籍的价值,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宗教古籍的保护、整理工作中。 中国星翁艺苑 我认为,提高宗教古籍意识,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华艺美术世界网 第一,要认识到宗教古籍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们既是宗教界的重要财富,也是全民族的重要文化财富。任何人,只有保护的责任,没有毁伤的权力。保存尚好的古籍自然应当精心爱惜,已经残破的古籍更应该努力保护。再也不要发生将残破古籍一火了之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 华艺美术世界网 第二,对古籍如果仅仅是扃锁起来,束之高阁,不准阅览,并不是真正的保护。那样做,有古籍等于无古籍,使活宝变成死宝。因此,任何古籍收藏单位,都应该促成古籍的合理使用,让它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促进各宗教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当然,如何正确处理使用与保护这一对矛盾,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 copyright Artworld.cn (二)组织力量,进行宗教古籍普查 华艺美术世界网 我国现存宗教古籍到底有多少?分布情况如何?不同古籍的保存状态如何?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我们进行宗教古籍保护与整理时必须首先落实的问题。有了符合实际的调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整理方案。目前,国家正在进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其中的古籍普查,也包括宗教古籍的普查。遗憾的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除了少数单位外,宗教界对国家这次的普查工作普遍表现出热情不高,参与度较小。我们希望宗教界能够积极参与到“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这一利己利国的活动中。我们更希望各宗教古籍收藏单位,能够将本单位收藏的古籍编纂为详尽的目录,最终争取编撰成全国联合目录,为进一步做好宗教古籍的保护与整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星翁艺苑 (三)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宗教古籍整理 华艺美术世界网 目前,宗教古籍整理的势头很好,但问题不少、困难很大。就编印大藏经而言,不少单位正在从事这一工作,有的单位正在计划推出新的大藏经编印工程。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单位编印的大藏经定位不清,大量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是否有必要去做那种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值得有关人士深思。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中国已经进入文化建设的新时代,时代要求我们拿出文化精品。古籍整理工作,本来就容不得半点浮躁与虚夸。我们只有沉潜笃实、精益求精地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真正打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精品。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协调相关宗教单位与学术力量,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分清主次,区别重点,分批分期,逐步展开,并充分利用电子化手段,将宗教古籍整理的工作提升到新的层次,尽可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文化财富。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宗教古籍的保护与整理刻不容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