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拿得出手的连环画直到19世纪末才问世。1899年,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社做了一件现在看来几乎是伟大的事情:它将石印本《三国志》画册推到世人眼前,并被业界公认为国内现存最早的连环画。 华艺美术世界网
从棺材到石印,连环画升级了,之后的演化中还夹杂着中国社会数次历史变革。连环画没有就此倒下,而是在不同时期屡现风华。 华艺美术世界网 民国时期,叶浅予的《王先生》、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以及连环画“四大名旦”赵宏本、钱笑呆、沈曼云、陈光镒等人的作品蔚为壮观。其中,赵于1940年组织了连环画人联谊会,并协作绘制《嘉定三屠》等宣传反暴政、反侵略的连环画,同时创作出《阿Q正传》、《爱迪生》等抽鞭似的作品。 www.Artworld.cn
建国初期之后,连环画开始进阶似的发展,就好像数学中的抛物线,逐步逼近最高点。贺友直的《小二黑结婚》、王叔晖的《西厢记》、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许荣初的《白求恩在中国》、顾炳鑫与罗盘合作的《列宁在一九一八年》等等作品信手拈来。 中国星翁艺苑 这样顺风顺水20多年到1966年“文革”,连环画的幸福戛然而止。 华艺美术世界网
直到文革后,《白光》、《白毛女》、《药》、《水浒》、《隋唐演义》等连环画作才陆续涌出,其生命力验证了白居易的那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中国星翁艺苑 此间,更不乏《地球的红飘带》之类结合文学和绘画,坐在艺术价值前排的连环画,然而在海外动漫卡通的侵蚀下,连环画逐渐失去了话语权,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内涵,却无人能及。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上帝说:“当你关闭一扇门,就会开启一扇窗。”尽管此时连环画创作和出版衰竭,但连环画收藏却悄然兴起。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连友”,他们或是那个时代“小人书”的忠实读者,或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青年,这帮新兴粉丝们以不同的方式,欣赏这门艺术。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当很多家庭将连环画当废纸处理时,粉丝们常常从收破烂者那里淘回此物。现在,他们发大了。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小人书抖起来了 copyright Artworld.cn “小人书”收藏市场开始发威了。白和敏是收藏家协会连环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有着多年连环画收藏经验,他说,近几年连环画价格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如1968年2月出版的《公字的凯歌》,原价0.13元,2008年已上涨至20000元左右。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以白的藏龄,他发现,不同时期的连环画,馅儿不同,味儿也就不同。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早期的连环画,已成为历史文物,十分罕见,如1938年的《大战临沂》连环画,将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的史实勾勒得活灵活现,曾以4500元在拍卖场上易主;至于有些年头的资深套书连环画,诸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既有渊源,又无数量,且难配齐,不投它还投谁? 中国星翁艺苑 顺着早期延伸,便轮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革”时期,那时的连环画开始成为“新生宠儿”。把玩于收藏界的很多:1951年的《河神娶妇》,1957年的《三国归晋》,1976年的《揭投降派宋江》,以及20世纪50年代,王叔晖的《西厢记》、刘旦宅的《屈原》、刘继卣的《鸡毛信》、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华三川的《白毛女》等历届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及名家名作,更夺人眼球。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白和敏说,连环画的价值肯定会不断升高,而且每年增值的倍数甚至超过股票,所以,现在还没把玩连环画的藏友们还来得及,卷起裤腿,还能在连环画的田地里挖到金子。 www.Artworld.cn 当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连环画的热土时,田地还够分吗?这个时候,专家发话了:与其费尽心机找老版,不妨关注近10年的再版连环画,它们已经比问世时的价格翻了十倍有余。 www.Artworld.cn
50开小精装再版连环画《穆桂英》由上海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封底价13元,2008年,全品书市场价已破1200元;该社2007年出版的《红东周》也因稀少而精致价值倍增,一年时间实现翻番。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顺应时势,人民美术出版社等纷纷于2008年左右再版重印上世纪50至80年代的连环画,如上海美术出版社的“精品百种”、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五十年回顾”、天津美术出版社的“老小书”、辽宁美术出版社的“名家画集”……其中不乏增值空间极大的再版连环画,谁捞到谁就肥。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迎风涨一万倍的小人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