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拍价8800万,到1亿再到最终的4.255亿元成交。经过近50次的竞价,齐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创造了我国近现代书画的新纪录。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了“亿元时代”。端午假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疯狂”一幕接着一幕,艺术品市场进入了空前盛世。 中国星翁艺苑 时下,艺术品投资已成为与股票、房地产并列的第三大投资类别。艺术品市场收益率是否高且稳定?是否存在因炒作而带来的虚高?艺术品投资升温现象的背后有哪些值得思考的空间?广东收藏名家林祝华对艺术品收藏投资总结出三点——如果你有多余的财力,如果你有眼力和魄力,如果你有把握住机遇的能力,那么,文物收藏鉴赏与投资就是太平盛世社会的较佳选择。 copyright Artworld.cn 收藏市场持续火热 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林祝华看来,任何艺术品都有其固有价值,一味炒作会导致价格严重偏离,违背经济规律,本就专业的收藏领域就更不适合普通投资者介入了。 中国星翁艺苑 时下,艺术品投资已成为与股票、房地产并列的第三大投资类别。艺术品市场是否存在因炒作而带来的虚高?在林祝华看来,艺术品收藏市场整体累积的风险已经很大,翡翠也好,红木也罢,价格都已经到达一个很危险的区间。那么在现阶段,还有哪种收藏是适合投资?“黄金有价玉无价”,在林祝华眼中,中国的“国石”和田玉由于资源稀缺仍有上升空间,特别是顶级和田玉奇货可居,被藏家藏之高阁、待价而沽。 copyright Artworld.cn
近年来,玉器收藏风向转变,一直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现代新玉器开始大放异彩。在拍卖市场上,一些现代新玉的成交价甚至领先于老玉器。和田羊脂玉堪称“软玉之王”,近十几年来,其价格没有出现过下滑。1965年每千克80元;1995年每千克1.5万元……现在一克的价格已和当初1千克的价格不相上下。10多年时间1万倍的投资回报,确实充满了诱惑。对玉器长期浸淫的林祝华笑言,上个世纪90年代时在新疆去找和田玉都是“一麻袋”甚至是“一车皮”地“拖”,但自从2007年国家明文禁止使用大型机械挖掘和田玉之后,其籽料价格迅速飙升。这两年,有一小部分和田玉上涨了100倍,大部分上涨了3到5倍。近十年来由于国内对和田玉的需求和开采使有限的资源几乎枯竭,“现在市场上几乎很难找到真品和田玉”,而最好的和田玉奇货可居,被藏家藏之高阁、待价而沽。 copyright Artworld.cn 即使可遇而不可求,但当笔者问到他最看好的投资品之时,林祝华仍然不假思索地将桂冠给予了和田玉。“尽管和田玉资源稀缺价格疯涨,不过与字画、瓷器等其他艺术品相比,玉器的价格还不算高”。现在,一个原料珍贵的大师级精品玉雕才几十万,而一支一万多的紫砂壶,经过商业经纪人的炒作,有可能炒到30、40万,甚至几百万。然而和田玉和紫砂之间却有着显著的区别,紫砂泥料并不稀缺,即便是大师作品也容易被复制;而玉石的原料稀缺。一条矿脉出一批原料,采完了,这批原料及其雕琢的玉器就成了绝品。 copyright Artworld.cn 那么,什么样的和田玉值得投资呢?林祝华表示,当年和田玉还未被大众关注时,一般都是买的玉石原料,但购买玉石原料难度大、风险高,即便买到好料,委托加工的过程中还存在变数和风险。好的和田玉,除了自然属性之外,文化内涵和加工工艺也是不可缺少的。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林祝华,自称杏春居主、赏瓷轩主。祖籍广东省台山市田头乡,1943年3月在广州出生。幼承家训,受父亲薰陶而喜爱古今艺术品,是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收藏家杂志副主编,广州市书画艺术鉴赏交流学会副会长,海珠、越秀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曾师从“容庚、商承祚、耿宝昌、苏庚春”等著名学者、专家,对古陶瓷、古玉器、古字画等的鉴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星翁艺苑 进入艺术品市场,投资者最担心的还是造假,对于这一点,林祝华也深以为然。 中国星翁艺苑 要相信自己的眼光 copyright Artworld.cn “即使专家也不是全然可信的”,在谈到鉴别真假的问题之时,林祝华这样谈道。特别是和田玉籽料价格高数量少,人工籽料、“假皮”随处可见。有些地方,加工假籽料、上假皮已形成产业,甚至一些藏家高手一不留神也可能走眼。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采访中,林祝华谈到一个小故事。珠海市一位收藏家表示,“我收藏的官窑瓷器比博物馆还要漂亮”。林祝华问,“您是怎样购买官窑瓷器的?”他回答,“我打一个电话,人家立即就送上两大箩官窑瓷器任我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对于有一定“修行”的投资者来说,林祝华认为,“要相信自己的眼力”。林祝华如今最得意的收藏“宋元哥窑月白釉园口水洗”就来自他的慧眼识珠。“当时有一个詹性收藏家找我,说他有个盘,人家都说是假的,开价只有500到5000,他让我去看看”,谈到这个“宝贝”的来历,即使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林祝华还是兴奋不已,“我一看心中一跳,知道肯定是好东西,就对他说你借我看一晚上,我第二天还给你”。看了一个下午加一晚上,林祝华认定果然是真的,就开价6万买下了,这件事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收藏界。“买回来之后还是有很多藏家并不看好,认为是现代仿品或是晚清仿品,不过经过中国著名青瓷专家宋博谦鉴定为元代传世哥窑水洗”。而这件当年花6万块钱买进的藏品,如今价值已逾千万。 中国星翁艺苑 在这个故事中,还影射了林祝华的另一个投资心得——多看。据他介绍,当时很多著名藏家都“看走眼”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并未亲自接触和感受过真正的宋元哥窑器的关系,而林祝华早年曾在故宫看过真正的哥窑,“一看就知道是真的,时代风格与特征与宋元哥窑器完全吻合”。 中国星翁艺苑 而看得多了还有一个优势:“你知道真品在哪儿了,看到一样的那自然就知道是赝品了”。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贪小便宜”是大忌 copyright Artworld.cn “譬如说一个藏品真的要几万,现在几百块就能买到,这能是真的吗?” www.Artworld.cn “有的市民投资收藏品,抱着赌博的心态,希望凭着某件藏品,一夜暴富,可他们并不懂行,或者只懂得一些皮毛,结果花巨资买来的藏品,大部分是假的,是高仿的艺术品,这就得不偿失了”。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即使资深如林祝华,如今也还是会买到假东西。在他看来,“贪小便宜”是投资者的大忌。“譬如说一个藏品真的要几万,现在几百块就能买到,这能是真的吗?” copyright Artworld.cn
不过,在乐观的林祝华看来,买到假的就当是交了学费,但这个学费一定要交得值。“千万不要把假的当成真的再卖出去,买回来要仔细研究有没有破绽,即使知道是假的也要看它为什么能骗到人”,林祝华拿出一个花了300元买回的小香炉,“这个真品要800万,我当时也知道是假的,但是花几百块买回来研究一下,避免以后上当,也是值得的”。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对于刚入行的投资者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量力而为,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进行收藏,同时向行家请教,掌握一些收藏知识和市场行情,提高收藏鉴赏水平后,再往精品发展。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艺术品市场进入空前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