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全球的沮丧气氛在上周一的夜晚扩散到了香港苏富比的当代艺术夜拍上,全场进行得磕磕绊绊,超过四分之一的拍品流拍。尽管有这个挫败性的数据,总成交额倒还是有2.27亿港元,靠买家佣金勉强冲过了2亿港元的最低估价(后者是不包含买家佣金的)。在这一天,香港恒生指数在全球股市阴霾笼罩下暴跌4.4%,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也显出了放缓的势头,为此藏家们在拍场上使起了屡试不爽的熊市良方——认准“绩优股”,捡便宜货,不投机。 华艺美术世界网
香港苏富比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一号》(1994)在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夜拍上被欧洲藏家以6,560万港元拍走。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不过明面上的成绩背后藏着一些激动人心的数据,至少对那些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人是这样:前十位拍品(全部来自中国)中有一半被亚洲以外的藏家拍走,包括头号拍品,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一号》(1994)以6,560万港元被一位欧洲私人藏家拍走,超过了最低估价5,800万港元。近段时间有人指出非亚洲藏家正在撤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把这一领域留给亚洲藏家——尤其是中国内地藏家。但本次拍卖表明非亚(特别是欧洲)藏家还是在追求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这个领域竞争没那么激烈,他们也有充足的资金买下想要的拍品。 华艺美术世界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一号》(1994)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万众瞩目的尤伦斯收藏第二部分的成绩愈发证明这一点。上周日晚上苏富比的拍卖专场(敬请留意本站今天晚些时候发出的特别报道)上也尤非亚洲藏家参与竞争,只不过经常在这些拍品的“显赫”身世引发的激烈争夺中处于下风。 中国星翁艺苑
www.Artworld.cn 曾梵志《面具系列 1988 第5号》排名第二位,被亚洲私人藏家以396.1万美元拍下。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余友涵《1990-5》位列第五,拍价52万5,641美元。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之前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体现了亚洲和非亚洲藏家对艺术家的一致眼光,尤其是在疲软的市场中如何寻找“绩优”拍品。这份热门艺术家清单——理所当然地——包括刘野、曾梵志、张晓刚和周春芽,同时也有余友涵这样的抽象派代表,还有刘炜这种躁动愤世者,此前他们被认为是不符合亚洲或者说中国内地的口味的。然而这一天余友涵的《1990-5》拍出了第十名的价格,而刘炜的《我是谁》(1999)则排到了第五。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除了一线的拍品,藏家们对逐渐取得国内和国际声誉的新生代也展开了争夺。陈可、仇晓飞等都取得了超出最高估价的好成绩。 中国星翁艺苑
华艺美术世界网 赵无极《10.1.68》(1968)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与此同时,周一下午的中国二十世纪艺术专场也创出一个新纪录,现代大师赵无极的1968年油画《10.1.58》拍出6,890万港元,远远超出320~450万港元的估价。这个一飞冲天的价格把全场总成交额一下子抬到了3.37亿港元,相比1.9亿的估价是天差地别,这是香港苏富比在该门类取得的最好成绩。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股市重挫拖累当代亚洲艺术销售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