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市场资讯 >

“南浔至宝 嘉业余英”观嘉业堂旧藏明国子监刻十三经注疏

时间:2013-06-28 来源:全球艺术网专稿 作者:佚名    人浏览
“南浔至宝 嘉业余英”观嘉业堂旧藏明国子监刻十三经注疏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嘉业堂位于南浔古镇,建于二十年代初,为晚清著名藏书楼,因其主人刘承幹得宣统帝御赐“钦若嘉业”匾额,故藏书楼以“嘉业”为名,刘承幹承祖训庭训,自幼即钟情典籍,及长又得罗振玉、王国维、叶德辉、缪荃孙等襄助,所蓄更是叠屋架床,牙签琳琅,达五十万余卷,其中宋元旧堑一百四十余部,至精者如宋版前四史更是绝世罕有。

中国星翁艺苑

抗战中刘氏家道艰难,藏书陆续流散,后多入公库,近年来市肆偶有所见者,皆为寻常版本。近日自上海工美拍卖公司古籍部经理郭明处得知,7月8日的上海工美拍卖公司春拍古籍文献专场即将推出全套初印明北监本《十三经注疏》,北京国子监所刻,古籍业内称“北监本”,此书奉万历皇帝御旨镌刻于万历十四年至二十一年,达三百八十四卷,或许是今年春拍最大套的善本。

www.Artworld.cn

《十三经注疏》是我国古代士子必读之书,版本非常多。起初刻于南宋,称为南宋十行本,是最古版本,明嘉靖中李元阳刊于闽中,称为之闽版,之后就是这套北监本。此书品相完好,开本巨大,版面笔划清晰,墨色浓郁,为白棉纸初印。有嘉业堂藏书票一枚,每本序言处钤有毕氏和刘承幹的藏书印,有“求恕斋藏”、“刘承幹印”、“毕际书载积氏藏书”、“毕盛矩藏书”四枚,可知为蒲松龄挚友毕氏父子及民国间大藏书家刘承幹嘉业堂旧藏。版心上刻“万历某某年刊”字样,每卷卷首都有题衔“皇明朝列大夫国子监祭酒某某、司业某某等奉敕重校刊”。据郭明介绍,此书书版保存至崇祯年间又有抚印,但已做修版,修版后印本将原单行大字题衔改刻为小字双行,另刻重修时“祭酒”、“司业”等官名,原题衔铲除。而此套没有崇祯重修者之名,所以是崇祯重修前的初印本。刘承幹《嘉业堂藏书志》亦有对初印本的著录,十三经各经刊刻时间,所题名衔,皆有详细记载,与此比对,皆完全吻合。民国藏书家叶德辉曾藏有初印一部,欣喜万分。检叶氏《郋园读书志》,其中有云“钱大昕《竹汀日记钞》云:‘北监《十三经》版一万二千有奇,每页十八行,每行二十一字。’《天禄琳琅书目》明版经部著录同,亦有重修祭酒司业官衔姓名,皆非初印本也。孙星衍《祠堂书目》皆南北监杂配,且缺《书经》,故《平津馆鉴藏书籍记》所载亦不全。可见此书之难得,而初印未经重修者得之尤难。此《十三经》全部整齐,书亦宽大,中无重修人官衔,审是崇祯以前印本。竹汀见以为奇,孙氏藏而未备,余独有其书,不待庚子将日日陈而拜之矣。”叶氏晚清版本大家,阅历善本无数,其得之尚几近狂态,可见此初印全套北监《十三经》之珍罕宝贵。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古籍贵在版本完善,此十三经为万历钦命刊刻,为国家定本,以供士子习阅,以免误人子弟,故版本远胜当时坊本。古籍又贵在初印,后印者多版片断裂模糊不清,而初印则墨色明丽,观之赏心悦目。此煌煌一百八十册,历四百余年沧桑世变,至今完好无损,实属大幸,国之重宝,自有天佑,今人得观其详细,亦为因缘。
 
资料援引自下列文献:
1:《中国古籍善本总目》P4
2:上海古籍出版社《天禄琳琅书目》P221-222
3:上海古籍出版社《嘉业堂藏书志》P122
4:上海古籍出版社《郋园读书志》P14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南浔至宝 嘉业余英”观嘉业堂旧藏明国子监刻十三经注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