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考古爱好者发现疑似大理国古墓

时间:2011-01-26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子牛    人浏览
考古爱好者发现疑似大理国古墓

       一位考古爱好者在沙朗白族乡磨刀箐村后的大公山西侧山梁发现一个类似坟墓的石洞和几道“石埂”,石洞和石埂的布局与现代白族墓十分相似,山上还有一座供奉段兴智的“天子庙”,因此这位考古爱好者猜测,该区域可能为古大理白族坟场。 copyright Artworld.cn

       “沙朗2000多米高的山梁上出现古大理国坟场。”日前,考古爱好者曹黎明向本报爆料称,在沙朗白族乡磨刀箐村,一个类似坟墓的石洞及几道“石埂”现身大公山山梁。研究白族历史长达3年的曹黎明猜测,该区域可能为古大理白族坟场。不过,考古部门对此表示,该猜测还须现场考证。

华艺美术世界网

疑似“古墓殁埂”现身 中国星翁艺苑

       这处“古坟场”位于磨刀箐村后的大公山西侧山梁,2000多米高的“大岩角”为典型坐标。1月20日,记者驱车前往沙朗白族乡,穿过磨刀箐村,来到大公山“梁子”上,在曹黎明的带领下,钻过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最后才到达“古坟”现场。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一进入该处山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列整齐垒起的石埂,这些石埂交错排列,以4层石块垒起,高约1.2米的石埂围出一块直径10米左右的圆形平坝。这些石埂显然由人工建造,部分石埂间距仅为2至3米,石块垒得虽整齐,却长短交错。走近石埂仔细观察,很多石头上都附有枯萎的苔藓,石缝中也如山坡一样杂草丛生。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这些石头在我记事时就有了。”在山上拾柴的村民老徐说,村里人一直流传一个说法,沙朗的白族居民是从大理迁来的,当年蒙古大军平云南时,大理国末代皇帝段兴智逃到昆明,部分段氏家族就藏在沙朗的山上。“山上还发现一座‘天子庙’,就是供奉段兴智的。”曹黎明说。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白族人墓葬风俗是在坟前垒石埂。我将这处石埂及石头走向与多处白族坟墓做过对比,发现它的布局与其他尚存完好的白族墓十分相似。”曹黎明介绍,据村里上年纪的白族老人说,这种坟前石埂名为“殁埂”。

copyright Artworld.cn

石埂旁有人工石洞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顺着石埂爬上将近100米,山坡上便出现一个石洞。该石洞顶部由一整块大石架起,洞口低矮,几乎与山坡齐平。钻进仅容一人进入的山洞,记者发现,除洞口一方外,洞内三面都是石壁,其中两面石壁被两条大石块支起,另一面石壁则用大量小石块垒起,码得整整齐齐,显然也是人工所为。

华艺美术世界网

       石洞旁边还散落着很多石料。“这些石头堆积集中,肯定不是从山上滑落,是人工运送上来的。”指着草丛中一块圆形石头,曹黎明猜测:“这大概是殁门石。古代白族没有文字,一般白族人的坟墓前都会有两块殁门石,男方女圆。在石埂围起的区域内就是坟墓,布局为男左女右。”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山上61岁的放羊老汉肖正富说,这个石洞年代很久,他小时候放羊还在洞中躲过雨。站在石洞前向山坡下望去,附近山坡高低起伏,由几道石埂围出的圆形坝子平坦得有些异常。对此,曹黎明认为,这可能是故意人为轧平。从他之前搜集到的资料推测,大公山上极可能生活过古大理国白族王室,如果真是王室,那时他们逃难到昆明,肯定不敢兴建王陵。他猜测,此处“古坟”与大理白族王室有关。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古墓”与白族坟墓相似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正对马头山的磨刀箐村口,数座现代白族坟墓正好面对东方,一条石埂垒在坟墓东北方向,这条石埂共有4层,与“古坟场”石埂相似。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石埂所用的‘错位法’是古代常采用的,一块长石头的上下左右分布短石块,这样垒起的东西比较牢固。”曹黎明介绍,白族人起坟前会先在山坡上垒出石埂,在石埂背后起坟,并且,他们起坟都会让其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而该处石埂恰好与这些“规矩”相符。村民肖正富介绍,白族人垒殁埂是为了防止山体滑坡,以及土质松动造成坟墓下滑。“就像是围墙一样,现在白族也垒石埂。”据磨刀箐村民介绍,现在白族人起坟垒石埂的传统还在,只是现在很多白族人起坟时会立碑,垒石埂选择方砖,石埂的长度为1丈左右。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古墓”真假尚待考证

www.Artworld.cn

       沙朗白族乡流传着白族为大理国后人的传说,但是否真的是古代大理国白族后裔,昆明史料及地方志里都没有明确记载。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从考古方面来看,还没有准确痕迹能证明大理国白族在沙朗生活过,至于沙朗山上是否有古大理国坟墓,还须现场考证。 中国星翁艺苑

       目前,磨刀箐村已有村民得知“古坟”消息,并对该区域“动土”,曹黎明也准备自己动手开挖。曹黎明从3年前开始研究考古,为了更深刻了解白族历史,他甚至租下当地村民的房子,住下来专心研究山上遗迹。“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地下物品’,如果有坟墓存在,很可能是在平坝下面。”曹黎明表示,如果从地下掘出物品,就可以通过该物品证明坟墓年代。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考古爱好者发现疑似大理国古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