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文化领域里的“天价新闻”层出不穷:8888元的曹云金相声门票、2980元的《贾平凹文集》……“买不起”这3个字,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言谈间。 中国星翁艺苑 金钱是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唯一标准吗?对文化市场里的天价现象,各方看法不一,但确有不少人感叹:买不起蒜可以吃大葱,买不起文化产品怎能让人们亲近文化? www.Artworld.cn 观点碰撞 中国星翁艺苑
文化产品要向精品看齐,而不是向钱看齐。这无论是对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还是就文化艺术自身发展来说,都是有益的。近年来文化市场层出不穷的天价现象,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文化产品?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我想,这个标准恐怕不应该是票价、票房、码洋,而该是产品的文化意义。比如说,要看这个文化产品思想上是否健康、给人的教育程度大不大、对人的思想净化和升华有没有用,等等。文化产品要向精品看齐,而不是向钱看齐。这无论是对丰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还是就文化艺术自身发展来说,都是有益的。 copyright Artworld.cn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国家和百姓普遍关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文化市场万万不能走偏。要知道,文艺产品的衡量标准指挥著艺术的生产,如果这个指挥棒变成了电影票房是几亿元、电视节目收视率有多高、出版物码洋是多少、演出门票有没有过万元,那文化市场除了钱,还有什么? 中国星翁艺苑
有些东西如果用钱来衡量,其意义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这些东西的价值不在金钱而在文化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近期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几条新闻总离不开一个“钱”字。人们惊诧于那个数额的大或小,但却往往忽视了金钱背后孤零零站著的那个尴尬的“文化”。恨也罢、爱也罢,自从有了商品交换,钱这个交换的媒介就再也无法被人摆脱,以至于古人发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感叹。但是有些东西如果用钱来衡量,其意义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这些东西的价值不在金钱而在文化。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孔子曾经称赞自己的弟子颜回安贫乐道,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难看到,孔子和弟子的乐趣在于追求真理、实践知识,物质享受对他们而言不过是过眼烟云。中国人历来赞美和崇敬这样的人。所以,衷心期待当代中国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人,也能够离金钱、离“天价”远一点,而离文化的本原价值近一些。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以天价的形式将文化产品待价而沽,或者束之高阁,都是违背知识、思想和文化传播规律的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近年来,文化产品大有向消费类奢侈品转身的迹象。就拿图书市场来说,当下一些作家文集的高定价所产生的“文学贵族化”现象,就引发了大众的普遍忧虑。对于天价文化艺术品的频频出现,完全没必要过于担忧现在一谈到艺术品投资,全社会都很敏感,其实大家还是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这个市场。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我看来,天价图书,其实是有的作家在前行中浮躁心态的真实体现。不管作者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出版天价书的做法,都已跟文学本身无关,跟文化这个词无关了。说穿了,这根本就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非但对文学的传播没有好处,还有反作用,导致传播面越来越窄,甚至伤害到那些没有购买能力的人,使他们对这个作家,甚至对文学失去兴趣。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知识是无价的,思想也是无价的,而以天价的形式将文化产品待价而沽,或者束之高阁,都是违背知识、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规律的。到头来,这样的做法,只会让那些挂著天价招牌的文化产品,离文化的本质越来越远。 copyright Artworld.cn 中国的收藏历史悠久,近年来随著经济的发展,很多人拥有了收藏的实力。此外,随著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和推动,人们越来越看重艺术品,审美意识也比以前有所提升。几年前,只有在拍卖公司、拍卖场里才能见到好的艺术品,而现在不少艺术品已经走进了寻常人家。不仅艺术品种类分得很清楚,每个板块也都很繁荣,以至于邮票、钱币、红酒、白酒等都已成为财富群体的投资品类。中国艺术品市场25%的年增长率就是这么来的。 www.Artworld.cn 所以,随著中国文化艺术品的内涵逐渐被国际社会接受,艺术品的价值还会进一步体现出来。换句话说,当下的天价艺术品更多地是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下,能够彰显中国文化精神的典范艺术家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更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由此,我们对于天价文化艺术品的频频出现,完全没必要过于担忧。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当文化产品成为一种高端的、奢侈品的时候,或许更有利于文化价值传播,更可以引发社会关注 copyright Artworld.cn 现在的文化市场上,的确出现了一些天价产品,不过个人认为,这其实并不代表我们当前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无须“群起而攻之”。举个例子,近段时间来,天价书籍的出现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批者有之,忧者有之,但天价文集毕竟是文化概念里的一小部分,不足忧虑。你想,现在网上资源这么丰富,人们完全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免费的书籍、电影、电视剧等,个别作家的天价文集对广大读者其实还构不成太大的影响。 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商业经济的大环境下,文化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当这种产品成为一种高端的、奢侈品的时候,或许更有利于文化价值的传播,更可以引发社会的关注。所以,在笔者看来,这种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营销现象,不妨提倡和鼓励,以激发更多人关注文化,关注文学。 中国星翁艺苑
网言网语 copyright Artworld.cn 彤彤:中国文化市场的现状,可以套用张艺谋的一句话:“中国文化这块炕,烧得格外烫。”可因为众所周知的资本天生的逐利性,天价文化品的频频出现,怎能不让人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捏把汗? 中国星翁艺苑
扁担:任何产品都有其文化内涵,都与文化有关,但作为文化产品,其核心就该是文化而非钱。如果文化产品完全按照狭隘的功利主义和向钱看的价值取向来衡量,最终必将出现文化的肤浅化、庸俗化和反文化的倾向。 copyright Artworld.cn 亚瑟王:文化产品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奢侈品呢?它总比其它一些东西成为奢侈品好吧。高价买一套有意义的文集,总比花好几万元买一个LV包更有价值。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旗语格格:现在已不是全民只有一本书可读的时代,所以,真正的读书人不会被天价书逼得无书可读。反过来,如果我们总是一本正经地讨论它,反倒是替人家做了免费广告。 中国星翁艺苑 唐纳士:文化产品天价频现,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存在明显的市场炒作,二是市场存在畸形消费观念。这样走下去,早晚要出大问题。 www.Artworld.cn 文化产品天价频现 中国星翁艺苑 天价图书 中国星翁艺苑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18卷的《鲁迅全集》豪华版,定价990元,开了天价图书之先河;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钟叔河主编的《周作人散文全集》,标价2500元,引起学界热议;2010年,先是郭敬明的小说《爵迹》限量版,创下了一本书268元的天价纪录。但这个纪录并没保持多久,很快就被韩寒新作《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珍藏版988元的价格给刷新了。 www.Artworld.cn 就在人们纷纷质疑天价图书和天价文集出现的“吊诡”之时,陕西人民出版社又隆重推出了《贾平凹文集》珍藏版,内容包括贾平凹2009年底以前创作的所有长、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序跋、文论等作品,逾800万字,共21卷。它以高达2980元的价格,把此前的所有天价书都远远抛在身后,创下了当代作家最贵个人文集的纪录。 华艺美术世界网 天价相声 华艺美术世界网
每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相声演员冯巩总会以一句“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开场,这亲切的开场白透露出观众对相声艺术的重要性。但与这种平民化表现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近年来,相声越演越贵,6888元、8888元这样的天价票时常叫卖于“江湖”。 中国星翁艺苑 2010年,继曹云金在北展莫斯科餐厅举办“天价相声”晚会后,李菁、何云伟的两场相声晚会也高价迭起,分别卖出了每张票3888元和6888的天价,而他们的师傅郭德纲更是身价倍增,“价高一筹”──去年的圣诞节平安夜,郭德纲带领德云社徒弟演出,最高票价竟卖到了史无前例的8880元,令人闻之咋舌。 www.Artworld.cn
天价艺术品 华艺美术世界网 2010年以来,各大拍卖行的槌声以及屡创新高的天价艺术拍品一次次夺人眼球。千万元的艺术品已屡见不鲜,单件作品拍卖价格更频频过亿元。作为亚洲拍卖市场风向标,苏富比在2010年4月3日敲响香港春季拍卖第一槌,总成交额近20亿港元,刷新了香港苏富比最高单季总成交纪录。 华艺美术世界网 2010年5月18日,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总交易额创出21.28亿元的内地单季拍卖最高纪录。 华艺美术世界网 2010年6月5日,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总成交额超过33亿元,创中国艺术品单季拍卖最高纪录。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Ivan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