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将提出建议,在“十二五”时期,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王勇超说,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遗”保护体系,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主要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将生产性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王勇超表示,从各地实践效果看,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非物质遗产传承发展的内在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他建议通过开展示范基地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健康发展。他说,陕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地区,开展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具有比较坚实的基础。以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为例,这个已初具规模的国内最大的民办民俗艺术博物馆,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抢救性征集保护了36000余件(套)散落于民间的历代民俗文化遗物和艺术珍品,同时使多彩多姿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集中保护和展示,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王勇超建议,在“十二五”时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和集中的地区,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copyright Artworld.cn 他建议国家在资金投入、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基础设施给予倾斜,加快建设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博物馆、传习所等设施。并建议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Ivan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