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书”不干“绝户活儿”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一般人可能认为补书是最简单的,就是浆糊贴纸。但在汪学军看来,补书是修书所有工序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 华艺美术世界网 “补书用的浆糊和纸都是非常有讲究的。”汪学军指出,“浆糊要用提纯的淀粉来调制,尤其要把握好稀稠度,粘补时用的不是浆糊的绝对的粘接力度,而是要让它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不能使其‘霸性’,而要用其‘活’”。 copyright Artworld.cn 配纸时则要注意古书纸的特性,在颜色、质地等方面都要搭配好,不同材质的纸对浆糊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修补时还要拿纸张的正面做粘接面,以增加粘接的细密度。如果书页破损较大,粘接面也要适当大一些。补书历来讲究以旧覆旧,但现在旧纸很少很珍贵,所以一般就用现代相似的纸张来替代。 copyright Artworld.cn 汪学军强调,修书的原则应是尽量恢复古书的原始状态,使其成为一部完整的书。但是补的同时要为再修复打下伏笔,补完之后应还能恢复到补之前的样子,不能做“绝户活儿”。比如说古书是单面印刷,然后把纸对折装订,书口开裂后应该拿纸把裂开的书页对齐后用浆糊补上。但现在有些人在书口开裂之后就直接把书页用很稠的浆糊粘上,或是在补书口的时候不注意对齐字迹,留出古书原有的空白,导致补好书后还要进行裁切,这都损害了古书的原貌。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古籍收藏家韦力也提到,真正补书的浆糊应该把面糊中的面筋提出来,这样粘补之后一着水很容易就能揭开,方便古籍的再修复。而有些人调制的浆糊根本没把面筋提出来,更有甚者直接用含酸碱度的化学浆糊来补书,这些当时看不出来,但会对古书造成长期的损害。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是否采用这些急功近利的用具和技术,这关乎到手艺人的良心问题。明代周嘉胄在《装璜志》中谈到:“为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起,医不善则随而毙……不遇良工,宁存故物。”接受此次采访的中国专家一致认为,与其让二把刀的修书者“毁书”,倒不如暂且收藏,等到机会成熟之后再修不迟。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如今,中国书店的老师傅们大都离去,工作室里与汪学军一起补书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回想起父亲,汪学军慨叹“我爸干这一行可是受了罪了”,从前在书铺里用大刀裁书,需要不停地屈膝弯腰,后来不断修书,颈椎也出现了问题…… copyright Artworld.cn
“老一辈人都是从书行里摸索出来的,对古书的理解独到,既珍惜古籍,更愿意下苦功研习修书技艺。”汪学军坦言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要找些真正热爱这项事业的人,他并不担心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但很忧虑年轻人对修书的认识,“它并非简单的工序化。” 中国星翁艺苑 琉璃厂是修书师傅集散地 www.Artworld.cn 古籍修复从宽泛的意义来讲宋代就有了,那时有些县志上就有按行业把人称呼为“马裱褙”的记载。应该说明清时期是北京古籍修复行业最兴盛的时期,像在东单就有了裱褙胡同,而且胡同的规模不小,也可见得古籍修复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行业,而琉璃厂则是修书师傅最集中的地方。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以后,琉璃厂修书的师傅主要去了三个系统,一是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一是图书馆,比如国家图书馆;一是中国书店。可以说现在北京从事古籍修复行业的人几乎都是当年琉璃厂的老师傅带出来的。 copyright Artworld.cn 总的来说,中国古籍修复是有南北差别的,但主要是由于南北气候环境的不同,使技术在应用上有些差异,但就北京地区来讲,古籍修复流派的区分是不明显的。 www.Artworld.cn
古书修复不必“金镶玉” 华艺美术世界网 ●韦力,著名古籍收藏家 copyright Artworld.cn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为藏书进行修复,在挑选修书师傅时我有一般两个要求:一是手艺好,因为古书都是文物,修复上不能马虎;二是人要可靠,有责任心。我以前就遇到过修完书后发现书内版画少了几幅的情况,由于事先没有记录,所以也不好说什么。 中国星翁艺苑 鉴于这两点要求,我习惯于找以前旧书店出来的修书的老师傅,他们技艺高,而且尊崇传统的职业道德,懂规矩,有责任心。此外,我修书一般都会找固定的人,因为修古书不是程式化的东西,每本古书都有它自己的情况,常为你修书的人就会知道你想把书修成什么样,比如封皮的颜色、订线的粗细等等,彼此可以心照不宣。 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我看来,修书的最高境界就是修完之后像没修一样,能保持书原有的韵味,古书不像时装是越新越好,我比较尊崇修旧如旧的原则。 www.Artworld.cn 现在国内修书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就是过分注重漂亮,而以前大藏书家修的书都是美观又实用;还有一些书商利字当头,古书没有破损而要为古书做“金镶玉”,加入衬纸和嵌条,这样书就变厚了,一本可能拆分成两本,盈利也更多。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传统手艺本身也需修复 www.Artworld.cn ●中国书店刘姓营业员,汪学军徒弟 华艺美术世界网 我个人对古籍修复非常感兴趣,而且在大学时读的是历史专业,学习过版本目录学的课程,所以我报名参加了培训并被选中,跟随汪老师学习。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我们的培训大概持续了半年,对于古籍的简单修复,我们都没有问题。现在我的日常工作是销售,但是一旦需要古籍修复的人员,我们就可以作为后备资源。 www.Artworld.cn 我认为这项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它几乎是全手工的,工序基本没有一定的标准,比如调制浆糊、纸张的选择等都要凭经验。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办法不一定适合修复每一种书,这就需要我们去改良、创新。 华艺美术世界网 学会了古籍修复可以了解古书的纸张特性以及装帧等方面的特点,这对我们鉴别古籍版本大有裨益,就像达·芬奇会画画可以研究解剖一样。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古籍修复人才储备战略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于华刚,中国书店总经理 中国星翁艺苑 中国书店一直以来不遗余力在推进古籍修复工作——我们建立了“古籍修复技艺工作室”。 www.Artworld.cn 为了加强民众对古籍修复技艺的认知度,我们将古籍修复技艺从幕后推向前台,古籍修复工作室面向社会全面开放。 www.Artworld.cn 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传习活动,并举办古籍修复技艺培训班以培养青年后备人才。 copyright Artworld.cn 为此,我们有目的的招收文博、历史等专业,又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作为定向培养目标。中国书店库存古籍丰厚,也为学习人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他们能从古籍的刷印到修复都有一个直观、细致而专业的了解。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