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龙游刨出9000年前遗迹 能否改写人类水稻种植史?

时间:2011-04-12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佚名    人浏览
龙游刨出9000年前遗迹 能否改写人类水稻种植史?

昨天,龙游县赶制了“文物保护重地”的牌子,插在县城东边4公里处的茶山上。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茶山又叫荷花山,把它称作山,多少有点勉强:经GPS测定,山顶海拔64米,山脚海拔49米。这座茶山高出地面不过15米。

www.Artworld.cn

龙游是古县,地下多宝,在县域内,只要大规模动土,都逃不过一群人的眼睛——他们是热衷保护祖宗遗物的业余文保员。

中国星翁艺苑

今年春天,山上茶树被连根拔起,推土机进场,打算推平后搞现代农业开发。十多天前,跟踪荷花山工地的文保员袁成兵在挖掘机翻过的黄土里有了发现:碎陶片显然是有了年纪,一堆石头也有人工加工的痕迹。 www.Artworld.cn

他随即报告文物部门。分管副县长带着文物专家走访现场,作出决定:施工暂停,挖掘机离开荷花山。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万幸,挖掘机仅除去土壤表层草木,挖走二三十厘米厚的浮土。考古者在现场,连锄头铁锹都不用,就捡到几百块史前碎片。 中国星翁艺苑

陶器有大口盆、平底盘、高领敞口罐,器物上龙纹、锯齿形的花纹都透着史前人类粗犷的性格;在石器中,简单摔打而成的打制石器是大多数,磨制石器虽是少数,但更让人兴奋。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在利用同位素确定文物确切年代前,在考古学上,最简单、靠谱的办法是作类比,龙游县博物馆认定,这些石器、陶器,和相邻的浦江上山遗址类似,距今9000年左右——那是新石器时代的鼎盛时期。 www.Artworld.cn

闻名于世的良渚文明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荷花山比它早了四五千年。

华艺美术世界网

再过几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在荷花山小范围试发掘,看它能否给我们带来更大惊喜,若得到进一步认同,将上报国家文物局,请求全面发掘1.5万平方米的遗址。龙游县博物馆副馆长朱土生确信:1.5万平方米的山冈下,“想象空间无限大”。

www.Artworld.cn

copyright Artworld.cn

石环(如图下排左): 中国星翁艺苑

粗一看,像磁铁,实际上,它是不知花费多少岁月才磨成的石制饰品。考古者称它为石环,原本是个完整的环,发现时已经残破。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这种石材叫细砂岩,是古龙游地区最适合精雕细琢之物。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这样的石环,若在4000年后的良渚文明中找到,已不稀奇,那是史前人一串项链中的一个环。但在比良渚更早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先民谋生手段相当低下,御寒、果腹尚且伤脑筋,谁还有闲工夫花大气力造装饰品?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答案只可能有一个:这个石环,9000年前曾挂在一位部落贵族的脖子上,昭示着他与众不同的身份(更大可能性是她,9000年前正盛行母系社会)。 copyright Artworld.cn

令人激动的部落首领或贵族若隐若现,如果再往下挖,是否能找到贵族的墓穴?如果这里曾是贵族的住所,会不会环绕着一个村落,甚至是一座小小城郭?朱土生的思绪有些亢奋,他已不敢再往下想——找到1万年前的城市,那将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发现。 中国星翁艺苑

平静下来,他觉得在远古当个贵族不太容易,石环直径有五六厘米,一块完整石环约一两重,如果项链上挂着十块、二十块这样的石环,脖子实在累……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石磨饼(如图上排中):

中国星翁艺苑

早在两三万年前,这样的工具,先民们几乎人手一件。

中国星翁艺苑

先民若碰到圆形的石头,磨出个凹槽,作为手柄,就是石磨饼;若是碰到长条状的石块,略作摔打,就是一件石磨棒。在不知饲养与种植为何物的年代,石磨饼和石磨棒的用处就一样:剥去野果皮。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荷花山上,10平方米的范围内,找到20多套石磨饼或石磨棒。在采集野果的年代,饥一顿饱一顿,先民不需要这么多的剥皮工具,依照新石器时代考古经验,中国南方大批出现的石磨器物,一般用来为谷子去壳。

www.Artworld.cn

古人磨大米的程序是这样的,找一块直径三四十厘米的光滑、平整石块做砧板。砧板上撒满谷粒,手持石磨棒、石磨饼一点点地摩擦去壳。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多年以来,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明,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种植稻米之始。最近几年,江南地区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水稻种植史已被前移至1万年前。

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离地表仅二三十厘米的土壤里,荷花山发现的石磨已有9000岁。 中国星翁艺苑

按照古代文化底层的埋藏规律,一群古人在某地连续生活数千年,最晚的遗迹埋在距离地表最近处,越往下挖,发现的文化遗存越久远。 华艺美术世界网

试想,若再往下挖1米、2米、3米……是否能找到更早的稻谷去壳工具,甚或找到炭化的稻米,这样,将人类水稻种植史再往前推个几千年也不是梦。

www.Artworld.cn

【延伸阅读】—— copyright Artworld.cn

古龙游是浙西政治文化中心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近几年,江南地区新石器考古喜事连连,20多处遗址陆续被发现。细究荷花山的地貌,再翻开龙游的历史,荷花山比先前发掘的所有遗址更具备轰动世人的潜质。 华艺美术世界网

古人逐水而居,小溪河畔有村落,大江大河旁则是文化更繁荣、人口更多的城郭。此前江南发现的新石器遗址,都仅仅毗邻大河的支流;荷花山北边是一片冲积平原,距离干流衢江(古称瀔水,为钱塘江中上游)仅3公里,自古是龙游的粮仓。这块平坦而不愁水利灌溉的土地,岂非古人大规模聚居的首选?

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江南地区,龙游是少见的文字记载史能追溯到周朝的县。

中国星翁艺苑

《龙游县志》说:“商周时,龙游为姑蔑城所在;秦汉时称太末县,时攘地广”。此后的漫长岁月里,龙游一直是浙江西部和金衢盆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龙游刨出9000年前遗迹 能否改写人类水稻种植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