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近日,一张近现代花鸟画大师潘天寿的名作《雁荡山花图》在艺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除了现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潘天寿艺术大展”上展出的来自杭州潘天寿纪念馆收藏的《雁荡山花图》之外,另有一幅近似孪生的画出现在了浙江省省直拍卖公司、即将于4月23日举行的一场拍卖的图录中,估价5800万—8000万元,据拍卖宣传品的介绍,即将拍卖的《雁荡山花图》,原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现为杭州大华饭店所藏。真真假假,一时之间引来省内美术界、拍卖界以及与该事件相关人士的热议。 www.Artworld.cn
《雁荡山花图》 copyright Artworld.cn 杭州的《钱江晚报》也连续报道了潘天寿《雁荡山花图》的孪生现象,在4月9日《5800万起拍的画,是真是假》的报道刊出之后,4月13日又刊登了一篇《两幅画很相似,但并非完全一样》的后续报道。此篇报道内容为该报记者经寻访部分相关人士后,从采访所得的信息中得出结论——出现孪生现象的这两幅《雁荡山花图》、都为潘老先生的真迹,并由此推测是由于当时潘天寿老先生接到给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画画的任务后,连画了多幅相似的《雁荡山花图》,而给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是从中选出最满意的一张,所以才会出现有孪生画作的现象。 copyright Artworld.cn 报道中采访了时任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行政处副处长的王来法和时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的杨陆建,这两位是当时将此画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带回杭州的两位当事人。 华艺美术世界网 王来法表示:当时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重新装修,时任常务副省长指示要拿回挂在浙江厅的3幅画(另两幅分别是潘天寿的《荷花图》以及余任天的一幅作品),负责执行此事的两人想方设法才把当时已保管在人民大会堂的仓库里的这幅画拿出来。之后,在北京将此画框好,并在画框上划了一刀作为记号,以防调包。“当时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向省领导强烈要求,《雁荡山花图》留在了该局,后来因为局里没有很好保存画的地方,就移交到了大华饭店保管。根据省领导意见,潘天寿的《荷花图》和余任天的作品被浙江博物馆收藏。” copyright Artworld.cn 另一位当事人杨陆建则作出推断:“1994年11月,我和王来法同志一起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拿回来的三幅作品,我都亲眼见过,画应该是真的,这没有问题。依照我的推测,当时应该是潘天寿接到给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画画的任务后,一连画了几幅构图、用色都很相似的《雁荡山花图》,然后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给人民大会堂浙江厅。” 中国星翁艺苑 笔者认为这样的评论报道过于主观,虽然画家有可能偏爱某一系列、某一风格而创作多幅相近的水墨画,但断不会出现孪生的画作。在创作水墨画的过程中,由于毛笔沾墨的多少、用力的大小,纸张的不同会引起墨色晕染程度的不同,而晕染程度的不同就直接否定“孪生”的可能性。 copyright Artworld.cn
《雁荡山花图》表现的是雁荡山中一些杂生在山岩间的山花野草,双勾画花,花草枝叶疏密聚散、穿插揖让,用笔刚劲秀丽,画面虚实的处理自然,设色绚丽,塑造了一派生机的景致,融入了画家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感受。 中国星翁艺苑
笔者就此事专门采访了浙江知名书画家、鉴赏家朱民江先生,他表示也正在关注此事,在看过昨日这篇《两幅画很相似,但并非完全一样》的后续报道后,称其报道非常不专业完全是“扯蛋”,大华饭店收藏的该画就是美院水印工厂印刷品是潘天寿送给大华饭店的室内装饰用的一件作品。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Ivan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