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背后为“钟馗流水线” www.Artworld.cn 球迷可以批评某个球星,“踢得如同梦游”;韩寒可以批判新片《战国》,“将是本年最差电影”;收藏家可以批判他作为投资与消费的对象——艺术家的作品么?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事实表明,有点麻烦,有点棘手。前天早上,画家范曾状告民间收藏家、艺术评论家郭庆祥等一案,在北京昌平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双方当事人均没有到场,由双方委托的代理人各自进行辩护。庭审结束时,双方均表示放弃庭外调解。 中国星翁艺苑
2010年5月26日,《文汇报》“争鸣”栏目发表郭庆祥署名艺术评论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文中并未“指名道姓”提及画家范曾。 中国星翁艺苑
范曾以“郭文”主观武断、横加指责、使用侮辱、诋毁、刻薄的语言,直接攻击范曾的人品、艺能、作画意图、作品价格等为由,将大连人郭庆祥一纸状书告上法庭。 中国星翁艺苑 2010年5月《文汇报》刊发了收藏家郭庆祥的一篇评论《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该文严厉批评了当下画界和艺术界的不正常现象,文中提到当前一名大红大紫的画家,擅长将画纸挂在墙上,进行“流水式”作画,其画中的人物形态造型,都是大同小异,有如复印一般。郭庆祥声称:“这种程式化、模式化的制作过程根本不是艺术创作,连一个普通美术工作者的创作都谈不上,只能误导民众的审美情趣。” copyright Artworld.cn
画家范曾对此反应激烈,他认为这些文章中所描写的那个人就是自己,而郭庆祥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却随意贬损他的名誉,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严重侵害他的名誉权。 www.Artworld.cn 去年10月,范曾以郭庆祥及《文汇报》侵犯其名誉权为由起诉至北京市昌平区法院,请求法院判令第一被告郭庆祥赔偿名誉及精神损失费500万元;第二被告《文汇报》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copyright Artworld.cn
作为藏家,“在艺术品收藏中坚持艺术评论”,是郭庆祥近几年的主要工作之一,他在答辩状中这样表述: copyright Artworld.cn “在2007年,我就针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某些丑态图像、低俗作品遭到‘疯狂追捧’的市场乱象,连续公开发表三篇署名文章提出了批判并斥之为‘文化垃圾’。尔后也对美术界存在的创作麻木现象、管理机制阻碍美术发展现象等,公开提出过批评意见。这些都是正常的文艺评论行为,体现的是当下一名艺术品收藏者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 www.Artworld.cn 针对这篇被范曾告上法庭的艺术评论,郭庆祥表示,他想要表达的观点是,“真正合格的艺术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不能热衷沉湎于各种媒体的高谈阔论,更不能把谈论国学经典等热门话题作为抬高自己作品商业价格的促销手段。”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现在范曾就主动跳出来,认为说的就是他自己。范曾以此把我告上法庭,那么我就可以明确指出范曾就是‘流水线作画’现象的典型代表。这种‘流水线’下来的成批产品,比模式化和程式化的东西还不如。虽然传统中国画创作有程式化的特点,但还是画家们一张一张画出来的。而范曾恶劣的是这种‘流水线’批量制作的产品,不仅仅严重地模式化和程式化,更是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零件装配’,画眼即十张画眼、画手即十张画手、画脚即十张画脚,层层‘装配’而制作、成批生产。所以,他的这些美术作品不是赋予作品思想的艺术创作。范曾把自己当成了复印机批量复制、生产的这些美术产品,根本就不是艺术创造,而是彻底的‘伪艺术’。这些‘伪艺术品’侵害了包括艺术品收藏者在内的社会公众的利益。” 中国星翁艺苑 原告范曾在诉状中称,“被告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毫无顾忌地随意贬损原告名誉,侮辱原告人格,导致原告的社会评价下降,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已构成了对原告名誉权的严重侵害,并给原告造成极大精神痛苦。” 中国星翁艺苑 对此,被告方代理人、上海市新文汇律师事务所富敏荣律师昨天表示,尽管“郭文”的传播程度很广,但也并未造成范曾作为一位艺术家,他的社会影响力有任何下降的迹象。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文章刊出后,范曾的几十件作品就曾参加了拍卖,结果,无一作品流拍,其中一件作品更是拍出了约1500万人民币的高额成交价”。 中国星翁艺苑 富敏荣律师认为,“正常的艺术批评,既然称其为‘批评’,必定都是会被批评人不快的,但文章本身,是不会降低艺术家本身所含的艺术价值的。”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