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A类电影节,为人们贡献的不仅仅是电影佳作,还有新鲜的娱乐话题和红毯风景。中国影星最近两年频繁现身戛纳,已经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话题。如果问他们是为了宣传哪部电影而去戛纳,可能很多人答不上来,但是大家却可能知道是谁又在戛纳成为“红毯女神”——戛纳电影节总是电影未演,时装先热。 中国星翁艺苑
今年的戛纳红毯上,中国女星范冰冰以一身红色“仙鹤装”亮相,在夺得了最多的眼球的同时,也引来嘘声一片。先是有法语研究者指出,这身“仙鹤装”无视了中法文化差异,在法国人眼里,仙鹤被视为恶鸟,法语“鹤”更有愚蠢之意,有时甚至被用作娼妓的代称。之后,又有网友炮轰,指出此“仙鹤装”裙摆上的菊花图案是日本皇室标志的翻版,当天还有日本设计师在自己博客中表示“仙鹤装”的设计图案借鉴了日本和服的元素。一时间,关于“仙鹤装”的争论不绝于耳。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对于这些争论,笔者感到颇有些奇怪。因为法国零售业巨头家乐福全球总裁的中文名是贝鹤能,如果鹤在法国有如此负面的含义,这个能说几句中文的法国人何以选择此字?而且,仙鹤这一元素在时尚圈也并非第一次出现。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在中国媒体和网友展开热议时,笔者并没有看到法国媒体针对“仙鹤装”的任何批评。相反,一向自视甚高的法国媒体在各个版面以大篇幅刊登了“仙鹤装”的照片,甚至在网上开辟了票选去年“龙袍装”与今年“仙鹤装”哪一个更美的专题,不少法国媒体用了belle(漂亮的)一词赞扬这套夺目装扮……一番询问后,笔者的数位法国人朋友表示,他们并不知道法语“仙鹤”一词有愚蠢、娼妓的意思,“也许在一些俚语里有这个意思,但在普通法国人眼中,仙鹤就是一种很难见到的动物。我们不会因为看到仙鹤的图案而产生任何不愉快的联想。” copyright Artworld.cn 那些认为这套礼服与日本文化有渊源的观点更是可笑,其实在我们屡见不鲜的诸多仕女图中,不难看到身着红色唐服、高耸云鬓发髻、与仙鹤为伴的大唐盛世之景。熟悉日本女明星山口百惠的人应该知道,上世纪80年代时,她结婚时身穿的仙鹤礼服,就是由中国手工艺人设计并缝制的。将仙鹤或菊花视为日本固有的文化元素,显示出部分人对于自身文化的无知,这种捧他人损自己的行为实在难以理解。 华艺美术世界网
此情此景,令人感到戛纳“仙鹤装”被中国媒体和网友过度解读了。对于外国文化接受能力如此之强的国人,为什么偏偏容不下一套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礼服?范冰冰这次在网友眼中之所以表现得不够理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她本人的负面新闻较多,导致一些网友不是太喜欢她。另一方面,可能是她的这种出风头的一贯作风,和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气氛不太和谐,没能完全融入整个表演中去。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但是,不管怎样,范冰冰穿这身衣服可能更多地是为了体现吉祥的寓意,用“蠢人”“娼妓”这类字眼去贬损她,无疑有些过分。至于上升到国别的高度来看待一件小小服装的意义,未免有点引申和联想过度。类似这样的事情考验着国人的文化自信,一个理性成熟的民族,会坚守自己的价值取向,而不受制于别人的话语。 www.Artworld.cn 动辄对一些细节问题过于敏感,恰恰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这同样适用在对于法语的敏感上。笔者以为,关于明星走红毯,简单地落实到欣赏服装本身以及明星们的演绎表达上,就足够了。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不必过度解读一件戛纳礼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