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禹墟第五次考古发掘进展大

时间:2011-05-20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子牛    人浏览
禹墟第五次考古发掘进展大

从蚌埠禹墟第一次发掘起,大禹在涂山会诸侯的传说,就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最近,禹墟第五次考古发掘已经进入了尾声。记者再次赶到发掘现场,得知本次发掘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国绝无仅有的祭祀坑群落、大量磨石的出现,进一步表明,大禹会万国诸侯的时候,可能出现过一个规模空前的“临时城市”。

www.Artworld.cn

证据一 祭祀坑群落全国最大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5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蚌埠市禹会村的禹墟考古发掘现场。“第五次考古发掘的现场,是在一个水泥板厂下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怀研究员告诉记者,以前,由于这处现代工业成果的存在,导致发掘工作在这里停顿。考虑到南二区出土了祭祀坑、简易式工棚等重要物件,根据专家们的一致建议,发掘工作应在这里以“卷地毯”的方式进行,所以水泥板厂下就是今年发掘的重点。王吉怀说道:“为了配合发掘,水泥板厂也搬迁了,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发掘,好多惊喜出现了。” copyright Artworld.cn

在发掘现场中央,记者看到很多凹凸不平的坑。“这些坑都是龙山文化时期古人取土制陶留下的。”王吉怀告诉记者:“取土遗迹大约有800多平方米。”可以想象,在龙山文化时期的某一天,大量的人突然出现在禹墟,开始取土制用于祭祀的陶器。从取土面积来看,那次制的礼器数量非常可观。

中国星翁艺苑

除了取土遗迹,王吉怀还介绍,本次还发掘出了3处祭祀坑,并出土了不少的鼎、盆等祭祀用品。从第一次发掘到第五次发掘,禹墟共出土了8处龙山文化的祭祀坑。这个数量可以说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最多、最大的了。禹墟整个发掘工作还没有结束,相信还会有祭祀坑不断出现。这么多祭祀坑的出现,让人们惊叹远古时期那场祭祀的盛况。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证据二 磨石出土数量很庞大

中国星翁艺苑

记者来到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室,发现研究室内堆满了碎陶片、磨制石器和很多表面光滑的石块。“这些表面光滑的石块都是磨石,是用来磨制石斧等祭祀礼器的”,蚌埠博物馆的赵兰会主任举起一块磨石向记者表示,第五次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数量庞大的磨石。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发掘中不断出现的磨石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巨大兴趣。考古工作者们表示,这批磨石虽然粗糙,但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形状也各异,这说明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大约四千一百多年前,禹墟这里曾集结了很多人,他们为了应付一场大祭祀活动,而磨制大量礼器。 www.Artworld.cn

证据三 千千万万人踏出通道 华艺美术世界网

“除了这些,我们还在遗址南二区到祭祀台一带,发现一层类似千层饼一样的土层,这是千万人踏过的证明,这是一条远古的通道啊!”王吉怀研究员介绍,这条通道约3米宽,共有80米长,是千千万万远古人从生活区到祭祀台硬踏出来的。这处痕迹与2006年的首次钻探痕迹相符,可以认为,这是远古人从生活区走向祭祀台的通道,为了修建祭祀台,这里留下了无数远古人走过的痕迹。 华艺美术世界网

猜想 禹会诸侯兴起临时城市 copyright Artworld.cn

从禹墟第一次考古发掘到第五次考古发掘,工匠临时性工棚、大面积取土层、绝无仅有的祭祀坑群落、数量巨大的磨石,这些接二连三的发现都与大禹会万国诸侯的传说相符。这些发现也让人们猜想:远古的那场大祭祀会不会让禹墟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临时城市? 中国星翁艺苑

考古工作者告诉记者,在发掘现场,还没发掘到一个城市所应该有的壕沟和城墙。但是禹墟发掘还远未结束,禹墟之谜会随着考古的深入进一步解开。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禹墟第五次考古发掘进展大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