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Artworld.cn
copyright Artworld.cn 昨日早上7时许,经过批准,记者一行从南澳云澳码头,乘渔船半小时后,到达三点金海域的“南天顺”号打捞船。船上的考古工作人员依然在忙碌。此时,天空下起零星小雨,刮着五六级东北风,浪高在两米至四米之间。一旁的专家说,古沉船所在的水下能见度在两米左右。 copyright Artworld.cn 据了解,当日早上6时许,一直驻扎在船上的10多位考古人员,就已经进行水下勘探,主要任务是在古沉船南边的两个船舱,进行发掘。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介绍,船上S8、S9船舱位置或存有炮状物,考古人员专门下水对炮状物进行拍摄。而且,随着大量文物的出水,船舱位又增加至18个。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考虑到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需要,除部分考古队员外,其他人都被安排在“南天顺”号打捞船二楼。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上午11时13分许,第一批文物顺利吊装出水。记者现场看到,文物由吊篮运上甲板,里面是一批瓷器,以及两串铜钱。专家解释,经过400多年的海水浸泡,片状的铜钱已成串在一起。随后,经过简单的脱盐清洗,污泥和附着物被扫除。尽管在水下沉睡了400多年,但这些文物依然闪着漂亮的光泽。 copyright Artworld.cn 16干警日夜守护“南澳1号” 中国星翁艺苑 2007年5月25日,广东省边防总队南澳大队云澳边防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三点金”海域私自打捞一艘海底沉船的文物。也就从这天开始,云澳派出所16位干警就承担起了这艘古船的守护任务,一直到现在整整4年。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守护在风大浪急的海上 华艺美术世界网 4年前的昨日,接到群众举报后,朱志雄就带着6名干警,迅速乘摩托艇赶到“三点金”海域。果然,有两艘渔船停在附近,有人下水正在打捞。在干警严密搜索和劝说下,渔船上的人交出20多件瓷器文物。次日,又监测到两艘渔船在附近活动。警方迅速出动,共查获117件文物。 华艺美术世界网 如果每天将摩托艇停在那里守护,显然不实际。朱所长和副所长刘虎商量后,租用四艘渔船,在附近守护。风大浪大,有的干警摇晃得将胆汁都吐出来。每次上船值班时,每位干警至少带上2个塑料袋,盛装呕吐物。 www.Artworld.cn
但长期如此,不是个办法。怎么办?学过航海专业的干警叶金龙,想出了一个点子:搞个监控雷达,只要有渔船路过这个海域,雷达就会报警。这个监控雷达,费用为1万8千元。此后,只要有非法渔船路过,监控雷达就会报警,警察就会乘摩托艇赶过去。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南澳1号守护模式值得借鉴 中国星翁艺苑 在保证南澳1号安全上,云澳派出所的干警还发展5个“线人”。只要发现谁家船只出海了,就提前告知干警。这一招比较管用,朱志雄说,线人举报后,他们就提前在“三点金”海域守候,有不良想法的其他船只得绕道而行。 中国星翁艺苑
不过,朱志雄也曾受到过诱惑。有些人找到他,“所长,这个古船里究竟有多少文物,国家也搞不清楚,我们去打捞一些文物,到时分一半给你。”朱所长严词拒绝,文物是国家的,任何人都不能非法占有。 copyright Artworld.cn
今年4月,考古队重返南澳1号沉船遗址,考古人员在水下发现南澳1号遗址丝毫没有受到扰动。国家文物局何戌中副司长感慨地说:“南澳Ⅰ号是在沉船位置和文物价值公布后,几年来保护得最好的一艘古沉船。”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南澳一号”或是艘武装商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