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中山陵“天下为公”门前为何拒公交?

时间:2011-06-0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艺术视觉    人浏览
中山陵“天下为公”门前为何拒公交?

随着南京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景区一批道路开始对汽车限行,公交线路绕道了景区外围。但近日一位网友在网络论坛上发帖表示:“公交车改道半年了,可实际是现在陵园路上的各种车辆比原先起码多了50%,更加重了环境污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半年来类似的抱怨声不断。

copyright Artworld.cn

孙中山题词的“天下为公”四字,既是中山先生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也是其毕生追求的伟大理想。这四个字才会作为孙中山一生的写照,镌刻于陵门之上守卫着他的陵寝。意想不到的是,“天下为公”的门前,搭载公众的公交车辆率先被拒绝靠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无论是从出行效率,还是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公交车都更加具有优势,“公交优先”的原则也被普遍认同。这样的道理,中山陵景区的管理者恐怕不会不知道,只要景区依然无法避免车辆穿行,最有资格进出的应是公交车辆。无论景区管理者摆出什么样的理由,当所谓“限行”唯独限制了公交车辆的时候,目睹穿梭其中的各色私家车与营运车辆,公众怎能不近乎本能地发出“坐地圈钱”的质疑?

华艺美术世界网

今年五一劳动节当天,超过10万的游客拥入中山陵陵区,客流量居高不下,景区数个停车场超负荷运行。景区苦口婆心呼吁市民尽量不要开私家车前往,可以乘坐景区观光车。显而易见,无论是开私家车还是观光车,都会给景区带来一笔不菲的收益,唯独公交车不能带来收入,这是不是公交车被拒绝的关键因素?当景区管理者表示,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公众出行高峰期需求的时候,为什么偏偏搁置更为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呢?

copyright Artworld.cn

数日前,中山陵景区被曝冒出两幢占地数百平米的“不明建筑”,南京市规划局明确表示,从没有为这个项目办理过规划手续,两个月前曾一度叫停施工,现在不经审批就擅自恢复施工是违法行为。将违法建设和公交限行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看,发生类似的事情,与管理者将景区异化为自家后花园的管理思维不无关系。 中国星翁艺苑

面对外界纷至沓来的质疑声,中山陵景区管理者辩称“不明建筑”为“配套项目”,这一次,不知又会拿出何种理由?但是,无论如何辩解,都无法洗脱漠视公众利益的质疑,足以使“天下为公”四字蒙羞。在孙中山先生看来,天下的一切本该“为公”,然而就在他的陵寝前,事情有点变了。

中国星翁艺苑

如果说免费意味着一种公共属性回归的话,作为孙中山先生在天之灵的守护者,中山陵景区管理者不应以任何形式寻求“堤内损失堤外补”。中山陵维护保养期间,希望中山陵景区管理者精心擦拭陵门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不要让景区沾染上太多市侩的气息。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中山陵“天下为公”门前为何拒公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