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武汉专家指“非遗”传承困难重重

时间:2011-06-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人浏览
武汉专家指“非遗”传承困难重重

有着3500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武汉,6年以来仅有“汉剧”等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列国家级“非遗”名录。相关专家10日在武汉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表示,经费的缺乏和机制的不健全,是导致“非遗”传承困难的两大主要原因,这也是中国各地“非遗”保护面临的普遍问题。

华艺美术世界网

武汉市群艺馆馆长王志武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该市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有关这座城市的“流动记忆”正在逐渐消失,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民间技艺濒临灭绝。同时,因经费严重不足、保护设施缺乏,武汉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一部分缺乏“造血”功能的“非遗”项目难以为继。 中国星翁艺苑

保护“非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遗”活的宝库,又是“非遗”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

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过去,许多民间艺术是作为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由师傅长期对徒弟口传心授进行传承,但这种“耗时大、收益低”的方式很难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由于历史机遇、工艺复杂、流传区域狭小、造价高昂等原因,武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没落。

www.Artworld.cn

湖北大鼓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明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薪火相传,最关键的一环在于人,选择合适的接班人,让他们将技艺代代相传,才能发扬光大。其次,艺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表演才能赢得观众喜爱。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武汉市木雕船模工艺传承人龙从发说,木雕船模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最多时我带了70多名徒弟,然而他们中大多数现在都转行了,剩下不过6人,时代的变迁,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手工艺。”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王志武说,6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可是至今为止,包括武汉市在内许多地区并没有制定相应地方性法规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呼吁各地尽快出台此类地方性法规,避免民间艺术因缺乏政府支持而走向消亡。 中国星翁艺苑

此外,民间艺术传承人还应具备市场意识,努力把“作品”向“产品”转化,逐渐培育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武汉专家指“非遗”传承困难重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