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住寂寞”型:继续或者改行的“分水岭” www.Artworld.cn 西安美院去年的毕业生郑辉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8点起床,简单洗漱之后,离开位于吉祥村的住所,徒步走到位于二府庄城中村的画室。在画室,郑辉一般会待到晚上七八点,其间,他不停地画画,午饭、晚饭基本都在画室解决。“这个过程很寂寞。可是耐不住寂寞,就画不出好东西。长达一两年的过程中,我扛住了。”郑辉说。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但是,从去年7月份开始,郑辉开始不那么寂寞了。去年,郑辉参加了“未来艺术家·首届西安美院毕业生作品爱心慈善拍卖会”,作品《陕北之春》拍出了全场第二高价,从此被收藏家和爱好艺术的市民“惦记”上。很多人在辗转打听到郑辉的画室后,直接上门买画。西安高新一家艺术港,更是长期代销郑辉的作品。郑辉的中幅油画作品也从拍卖会前的一两千,涨到现在的四五千。 中国星翁艺苑 现在,郑辉正在盘算着是否重新租一个画室。毕竟,城中村里的画室虽然便宜,但稍显档次不够。郑辉坦言,如果不是因为那次拍卖会,他或许会和很多没有“门路”的同学一样,每天耐住寂寞,不断地画画,然后拿到画廊去推销,受人白眼,“我最初拿自己的油画去画廊,对方只给了150元。” copyright Artworld.cn 像郑辉这样的,能小露头角看到希望的,毕竟是个例。在“寂寞”这个关卡前,更多的学生画家,尤其是学国画的以及相当多的女学生画家选择了退却。西安美院2009届国画系毕业生小依(化名)现在在一家广告公司当平面设计,她曾经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著名女画家,到中国美院去办展。但仅仅坚持了半年,她就改行了。“没有过那种经验,你无法体验自己的内心有多煎熬。”小依告诉记者,比起油画,国画更讲究积累,国画家要想出头,没有长年累月地画,根本不行。可是画了一张又一张,拿出去却没人要,“很努力,却看不到机会来临的那一天。作为一个女生,硬扛那种寂寞的创作过程太痛苦,索性改行。” 中国星翁艺苑 “投身组织”型:几率低却是圆梦捷径 中国星翁艺苑
2007年,西安美院国画系毕业的范鹏杰报考西安中国画院时,曾经被“声势浩大”的报考场景吓了一跳,现场几百个人,人挤人,就为了两个进画院的名额。当时,范鹏杰都想着没戏了。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此前,为了找到一个可以自由画画的工作,范鹏杰投了数百份简历,但基本都“泥牛入海”,有去无回。没办法,范鹏杰找了一个给一家文化机构画扇面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好歹是可以继续画国画,延续自己画画的梦想。 中国星翁艺苑 正当范鹏杰还在为自己“画家梦”惴惴不安的时候,峰回路转。他通过了西安中国画院的笔试和面试,成为画院的专业画家。现在,范鹏杰已经是西安著名的青年画家,各类大小展览,总能看到他的作品。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进入画院,我的画家梦已经完成了一大半。虽然不代表我的水平会比其他学生高,但我的平台和起点完全不一样了。”范鹏杰告诉记者,对国画系的学生画家而言,就业很多时候意味着梦想的破灭。而在画院这样的专业机构,首先不用担心生计,其次画院会为画家创造各种有利创作的环境,并进行推广,“更关键的是,眼界高了,观念变了,成为画家就水到渠成。” 华艺美术世界网 记者发现,对学生画家而言,要圆画家梦,除了加入画院,另一捷径就是留校。作为中国排名前三的美院,一旦能留在西安美院,就等于找到组织了。身处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学术环境中,成为画家的几率比单打独斗大了何止几十上百倍。只是,和进画院一样,对更多的学生画家而言,留校,同样也是一个美丽的梦。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西安学生画家生存状况调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