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广州新发现东汉大型墓葬

时间:2011-06-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人浏览
广州新发现东汉大型墓葬

记者14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的工作人员6月初在广州西湾路旧铸管厂一建设工地又发现东汉大型墓葬。据悉,这也是近年来广州考古发掘保存较好、随葬器物特别是铜器最丰富的东汉墓之一,陪葬品包括大量的铜钱、玛瑙和一个陶俑座灯。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发现最大的墓葬长约8.20米,宽约5.02米,墓坑前端还残存近1米长的斜坡式墓道。墓室内分横前堂和后室,虽然受到破坏,残深已不足50厘米,但随葬器物基本上保存下来。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此次发掘的近100件套陪葬品里,包括陶器、铜器、玉器以及玛瑙、琉璃等组成的串饰。其中最为注目的当属一大堆铜钱,上面刻着“大泉五十”的字迹清晰可辨。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马建国介绍,这些铜钱应该流通于东汉王莽时期,如此大量的东汉铜钱随葬物在广州地区以往的发掘中并不多见。 中国星翁艺苑

同时,考古人员在此次墓葬中随同还挖掘出罐、壶、瓮、碗、鼎等用陶瓷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器,以及屋、仓、水井、陶俑座灯等模型明器和铜鸠杖首、铜剑和铜环首刀等饰物。其中,陶俑座灯的底座还雕刻着一胡人的形象。马建国表示,此次所出的陶俑座灯为近5年来当地考古发掘中的第三件,由此看出,在当时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双方已经开始相互借鉴和融合。

华艺美术世界网

马建国还透露,此次发现的墓主人棺位为双人合葬,而发现的大量铜钱就随葬在女主人身旁,这一大堆铜钱可能原置于一木匣子内,总数应超过千枚。

copyright Artworld.cn

马建国认为,根据汉代中期以后的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才会授杖,因而可得出此墓中拥有铜鸠杖首的男主人属高寿老人,另外通过发现的精美且丰富的随葬品可判断,墓主人的地位在当时非同一般。 www.Artworld.cn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透露,广州这一工地已成为高等级的埋葬场所,该工地前后共勘探发现的墓葬已超过了180座,已完成发掘近160座,除了东汉墓外,还有不少南越国、东晋、南朝等时期的墓葬,不同朝代的墓葬还出现“墓打墓”的现象。此次发掘中,也发现了三座东晋、南朝砖室墓排水沟交叉穿行,形成立体结构,类似今天的“立交桥”,十分有趣。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广州新发现东汉大型墓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