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承受着中国之重:中国农民工群生产出世界20%的电冰箱、30%的洗衣机、40%的袜子、50%的摩托车、60%的青霉素、75%的钟表、80%的拖拉机、90%的打火机和纽扣。在太空穿梭的美国航天飞机的铜制零部件,也有出自中国诸暨乡村的产品。 copyright Artworld.cn
据测算,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的G D P是2.5万元,每年1.2亿农民工创造的G DP就是3万亿元。另据中国社科院调查数据,近年来农民(包括农民工)贡献在每年GDP中不少于60%。 华艺美术世界网 回报和付出确实不相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中国农民工月均收入539元,而同期城镇工人是1335元。以全国1.2亿农民工计算,2004年全国因雇佣农民工而节省的开支高达1兆1462亿元,相当于当年G D P的8.5%,几乎等于中国当年经济增长的速率。 中国星翁艺苑 与此同时,中国农民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有专家指出,中国从1.73亿城市人口起步到城市人口增加到5 .7亿人不到30年,城市人口净增4亿人,绝大多数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人类历史,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能够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净增4亿人。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曾提出目标:从“十二五”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 copyright Artworld.cn
民间博物馆馆主樊建川对南都说,西方国家农民身份的转换用了差不多100年的时间,而中国则迅猛和快得多。我国开放前农民比例是90%以上,现在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30年后的今天,我国农民的比例已经下降到在50%-60%之间。 www.Artworld.cn “是记录和保存它们的踪迹的时候了”,他说,将来再去搜寻他们为自己和国家奋斗的痕迹,难度要大得多。现在建立农民工纪念馆,最能体现农民工的分量,才最接近“原生态的历史”。 中国星翁艺苑 “这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和历史事业。它收藏的不是一张纸片或一件生产工具。”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樊是建立农民工博物馆的热切支持者和行动者,他担忧,第一代农民工已退出市场,他们的后代也不可能再回故乡,再过若干年,农民工留给历史的“信物”恐怕难觅踪影。 中国星翁艺苑 在各种类别的博物馆中,农民工博物馆主体是正在和国家一起前行在路上的弱势人群,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摸到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脉动、触及到不可回避的经验和教训。“这种公益的投入,花多少钱都不过分”。 华艺美术世界网 农民工博物馆 政府意 民间路 华艺美术世界网 南都调查发现,安徽省政策研究部门曾出具了一份“感情充沛的”建立农民工博物馆的报告。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报告呼吁说,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在建馆能够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历史全貌。应把建设中国农民工纪念馆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建中国农民工纪念馆,既是一项文化工程,又是一项惠民工程。 copyright Artworld.cn 在2011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安徽阜阳市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在阜阳建立中国农民工纪念馆,与安徽省政府的思路一脉相承。安徽省的这份报告中,提出了农民工博物馆的建议选址方案: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阜阳。 www.Artworld.cn
樊建川对南都说,他已经通过微博(http://weibo.com)发出了“农民工文物”征集令,称他自己建农民工博物馆的计划已经准备了两年。樊说,他希望他的博物馆“不粉饰太平,也不走另外一个极端”。 中国星翁艺苑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陈志武2010年也呼吁说,为了让后代了解更多,中国该建“城乡差序”博物馆,“农民工暂住证”博物馆、“户口”博物馆。 华艺美术世界网 其实,在这些不断的呼声中,北京皮村,许多、孙恒等几位年轻人,2008年建立了国内首座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这是座寒酸的、不宽敞的院子,铁门上插着国旗。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农民工博物馆:对亿万人的感恩之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