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像是几间库房连起来的“杂物陈列室”:从二手市场淘来的玻璃展柜里,摆放着500多件展品:票据、证件、罚款单、押金条、白条、保安工服以及皱巴巴的红头文件。在第一间陈列室,名叫孙志刚的年轻人在照片里露出笑容,旁边是总理温家宝与农妇熊德明握手的照片。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有人反对建设农民工博物馆,认为不合时宜。他举例说,英国纽卡斯尔镇一家博物馆令人印象深刻,这家博物馆展览的工业革命时期历次矿难事故中死亡的矿工花名册,花名册详细记载了死难者的籍贯、性别和年龄,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农村,许多死难者是童工,年仅十五六岁。“这种呈现有些令人不舒服。”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反驳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这种不正视历史的“鸵鸟心态”很可怕。“广东是中国最富的地区之一,如果真能建立博物馆的话,这是对农民工群体巨大的公益性回报———很多即将回不去故乡的农民,可以找到自己数代人之间传承的印迹。” 华艺美术世界网 农民工博物馆的未来 www.Artworld.cn 华南农业大学学者杨正喜说,农民工博物馆更为真切,它本身就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比任何博物馆都能记录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真实。农民工博物馆能承担保存、延续和交流物质与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使命。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中国三农问题专家党国英教授对南都说,希望有一个“不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农民工博物馆,不虚假地呈现他们曾经有的一切,不随意地做价值判断和总结”。 copyright Artworld.cn 郑广怀教授则提醒说,大家担心农民工博物馆会成为政府的形象工程是不无道理的,它确实有这样的可能性。政府应该避免唱独角戏,避免独自制定方案就建成一座高楼大厦,然后提名农民工博物馆。“可以建在城中村里面。城中村是农民工租房、生活的地方,是一部活生生的农民工历史博物馆。” www.Artworld.cn
与民间建设农民工博物馆寒酸的资金投入不同,许多地区的大型文化建筑设施竞相生长:重庆大剧院投资约16亿元、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投资11.4亿元、广州歌剧院投资13.8亿元、武汉琴台大剧院投资15.7亿元、杭州大剧院投资近10亿元、河南艺术中心投资10.4亿元;海南三亚拟投资20亿元建实景山水演艺及文化产业园……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农民工博物馆的建设势必是一个巨大投入的工程。一位N G O公益组织负责人对南都说:这不是民间单个力量所能承担的,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承担这个伟大的历史责任。”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说过,如果没有外来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可能喝不上水、吃不上菜,甚至被垃圾围城,更谈不上会有广东的工业化、现代化。我们不应忘记他们,他们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中国星翁艺苑 杨正喜乐见广东省的意愿,他和许多被访者都希望农民工博物馆名副其实地落在广东。“替农民工,也为广东过去的30年梳理一下历史;让人们知道,中国农民为中国和全球,做过什么,牺牲过什么,他们的未来将得到什么”。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农民工博物馆:对亿万人的感恩之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