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美术世界网
昨天,南新华街上,一座外表装饰古朴典雅、内部蕴含现代科技的艺术走廊,将东、西琉璃厂悬空相接。这两条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老街,暌违80载之久后,终于恢复了东西贯通的旧貌。 中国星翁艺苑 两街同根生 分隔80载 华艺美术世界网 东、西琉璃厂两条老街,本是同根生,却彼此暌违80余载。 copyright Artworld.cn
说起这段历史,时光要回溯至辽金时期,那时现在琉璃厂的这块地方名为“海王村”。到了元代,这里开设官窑烧制修建皇宫用的琉璃瓦件,故而得名“琉璃厂”。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街面上逐渐形成了集古玩精粹的文化商业形态。清乾隆年间停止烧窑,“琉璃厂”的名字却保留下来。 华艺美术世界网 文化商业的形态有了,现代琉璃厂的雏形跟着渐渐也就有了。这条东西向的长街,西起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直到1927年,当时的民国政府修建和平门,自和平门往南新修南新华街,将琉璃厂街分成了东西两段,东侧以经营古玩为主、西侧则以旧书业见长。本是同根生,却从此隔街相望,两相分离。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二十世纪80年代,东、西琉璃厂两街之间,曾架起一座汉白玉仿古石桥,以方便游客穿行,并没有在贯穿两街商脉、文脉上做太多文章。汉白玉仿古石桥于2004年南新华街拓宽时拆除,东、西琉璃厂的距离再次被拉大。 copyright Artworld.cn 艺术走廊融汇古今 copyright Artworld.cn
昨天,老街终于在空间上恢复了贯通。横空连接起它的这座廊桥,采用的是古今融合的建筑样式:整座桥中间部位是起拱的古代建筑风格,挂有“琉璃厂”楷书匾额,桥身又配以现代建筑材料进行修饰。远看宏伟典雅,近观又不失精巧细致。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琉璃厂独特的历史文化要求廊桥设计的每个细节,都必须兼具古朴风格与现代之美。”登上廊桥,俯瞰两侧鳞次栉比的店铺,项目负责人王长利如数家珍般地做起了介绍:这条艺术走廊东与老店汲古阁二层相接,西面延伸至华夏书画社与清秘阁相接处,跨度33米、宽4米、桥下净高5米。廊桥上部采用拱形卷棚顶的古建廊道;外侧加装半封闭的玻璃栏板;北侧设两部楼梯,安装红木扶手;南侧设垂直电梯,采用玻璃和钢结构部件制成。 www.Artworld.cn 最值得称道的是廊桥内部。“您看,这里按照古代廊桥的风格雕梁画栋,中央最高4.5米,两侧最低3.2米。徜徉其间感受古朴风韵的同时,可以通过玻璃栏板眺望街景,还能通过LED显示屏,收看介绍琉璃厂文化的节目。”王长利介绍说。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艺术走廊飞跨老街融汇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