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8点,中国嘉德2011春拍首次推出的古代及近现代书画联合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举槌,齐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最终以4.2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刷新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纪录。此件画作的送拍人是上海著名藏家刘益谦,而他当时购买这件作品只花了不到2000万。业界认为,刘益谦对艺术品的“兴趣”大减,开始套现手中艺术品。 copyright Artworld.cn 无独有偶,世界上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多的收藏家之一的比利时人尤伦斯2月宣布,将通过香港苏富比拍卖其收藏的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此后将寻机出售手中剩余的1000多件中国艺术品。早在两年前,尤伦斯就开始在内地拍场大肆出货了,只是当时出售的大多是古代书画。 www.Artworld.cn 分析人士表示,在当前中国艺术品天价合理的欢呼声背后,是否正上演着一场必将越演越烈的与艺术无关的资本豪赌?在炒房、炒股之后,大约有1000亿元的游资开始加入爆炒艺术品的队伍。中国艺术品价格大幅飙升,已经进入了危险的泡沫期,市场也可能急转直下陷入低潮。 华艺美术世界网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火爆与大量游资涌入不无关系,而大量游资介入将冲击正常的艺术品市场秩序。刚刚起局待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旦被短期投机的“过江龙”呼啸而过,只能是满目疮痍。因此,在规范、管理、监督等问题也将适时提上议事日程。 copyright Artworld.cn 资本大鳄套现艺术品 华艺美术世界网 刘益谦套现手中艺术品并非个案,世界上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多的收藏家之一的比利时人尤伦斯近日宣布,将把位于北京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管理权转让给长期合作伙伴,并于4月3日通过香港苏富比拍卖其收藏的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此后将寻机出售手中剩余的1000多件中国艺术品。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据称,此次亮相香港苏富比夜场拍卖的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被认为是目前最重要、最完整及最有系统的当代中国艺术收藏之一,涵盖了上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和演变。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拍品中最大的亮点是在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中曾经亮相的代表作品,包括张晓刚的三联作《生生息息之爱》、毛旭辉的《家长系列三号》、曾梵志的《假面系列四号》等。张晓刚的《生生息息之爱》是其艺术生涯中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作。据香港苏富比介绍,该幅作品估价为2500-3000万港元。 华艺美术世界网
本来,一个收藏家出售自己的藏品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像尤伦斯这样的重量级买家,一次拿出上百件藏品大规模抛售,还是很容易被视作是某种“非常”信号。有人说,他是“喜新厌旧”看上了印度年轻画家的作品;但也有知情人士分析,主要是因为他年纪大了(76岁高龄),子女对此并无热爱,因此不可能永久收藏下去。而且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到了较高的价位,此时出手能有个好价钱。 华艺美术世界网 早在两年前,尤伦斯就开始在内地拍场大肆出货了,只是当时出售的大多是古代书画。2009年春,尤伦斯将在嘉德花2530万元购买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送北京保利拍卖,最后被收藏家刘益谦以6171.2万元接盘,大赚了一笔。随后的明吴彬《十八应真图》(1.69亿元),曾巩《局事帖》(1.03亿元)都是当时的天价拍品,套现资金达6亿元之多!彼时也试探性地抛售了少量油画作品,如陈逸飞的《踱步》(4043.2万元)和刘小东《阳光普照》(683.2万元),拍价也不菲。 copyright Artworld.cn
来自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自1987年首次来到北京以来,其收藏的中国艺术品总数高达1700多件,其中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多,占藏品总数的80%。由于当时国内关注当代艺术的人很少,所以尤伦斯夫妇当时想买什么就非常容易买到,比如像陈逸飞、曾梵志、张晓刚、方力钧等人的作品,当时的买入价位相当便宜。 copyright Artworld.cn 然而,近几年当代艺术品在国内迅速升温,令尤伦斯夫妇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09年以来,在拍卖场上推出尤伦斯夫妇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成交价多在几百万元至数千万元之间。像在2009年春拍上,陈逸飞1979年作品《踱步》,最终成交价高达4043.2万元;张晓刚2001年作品《血缘大家庭系列》也以1680万元被藏家买走。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艺术品泡沫随时爆裂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尤伦斯到底为何不愿继续持有中国当代艺术?从市场的因素说,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到了较高的价位,很难再攀升了,继续持有也是枉然,此时出手确实能有个好价钱。这些年来,从开始的一次专场拍卖最多不过区区200多万元总成交额,到一场拍卖的总成交额已经上亿元,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几年间猛涨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有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已经是民国初期一些大师作品的10倍,这明显违背市场规律。不少媒体用“连番炒作鸡毛上天”来形容当代艺术曾经火箭般蹿升的价格。 中国星翁艺苑
某位资深藏家颇无奈地表示,目前他们只能去寻找和收藏那些存在价值的、还没有被炒作的藏品,因为新进的资本玩家们大都找准市场上公认价值最高的那些艺术品。例如,浙江的企业家只看齐白石的作品,而且对价格多少毫不在意。在他们看来,最贵的就是最好的。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据调查,近年来活跃在拍场的新面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个人藏家,多为民营企业主,主要从事于金融、房地产、能源等高利润产业;艺术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包括公募与私募,目前以私募为主,他们多偏好书画藏品,最在意回报率;非传统收藏机构,包括部分有意向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或以建立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为目标的企业机构等。根据胡润百富2011年4月推出的《2011胡润财富报告》,截至2010年底,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而他们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曾经或是打算投身艺术品投资市场。 copyright Artworld.cn 买断-囤积-宣传炒作-适时抛售,这是游资炒作艺术品的惯常做法。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楼市、股市政策调控之后,艺术品这块“投资热土”是否会在新生力量冲击下泡沫破裂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分析人士表示,由于艺术品的特殊性,很多新面孔无法对其形成准确的价值概念,在拍卖场上盲目跟风;而且新面孔一般更倾向于直接进入拍卖场实际操作。于是就出现一个接一个的天价,导致投资狂热,泡沫产生。 www.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泡沫随时会爆裂 中国艺术品遭遇抛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