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一直以来对于‘品相有缺陷’的偏见得到了颠覆,一件朱红漆器衣柜,内有嘉靖年款识,板面有些损伤。最初的估价0.8-1.2万美元,一度流拍,但是这次的拍卖中却以15.85万美元的高价成交。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3月23日苏富比的拍卖,揭示了现在强劲的中国市场的另一面。这天的拍卖以宋代瓷器开场,这是一批精美且出处明确的藏品。最值得人注意的一件藏品,从3万-5万美元的估价,一路涨至12.25万美元。日本流传的意见稀有的宋代瓷器让所有的藏家都没了抵抗力,定窑暗刻牡丹纹瓶,最终这件11世纪的精美瓷器以86.65万美元成交(高于估价)。 华艺美术世界网
另外一件举世无双的宋瓷是一件暗刻牡丹黑褐釉的梅瓶。但是这件瓷器似乎只是日本藏家所钟爱,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西方审美一直比较推崇宋瓷,但是宋瓷在眼下中国的收藏并不如其它门类火)。这件瓷器最终成交价为50.65万美元(买家并非中国人)。但是蓝紫色窑变的钧窑却受中国买家的追捧。 何以钧窑受追捧呢?学者们目前认为这种钧瓷,这些钧瓷的底面都印有数字,可能是专门为宫廷所定制的,这种带有数字的钧瓷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都有类似藏品。苏富比成功的征集到了这样一件藏品,这件藏品原属Vivian Bulkeley-Johnson船长,他可能参与了英法联军对清皇宫的洗劫。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这件钧瓷在2003年11月12日,以13.03万美元从苏富比卖出,现在它的估价是20-30万美元,中国买家的‘愤怒’直接将其推至221万美元成交。同场,一件元代的青瓷杯及盏托仅以1.18万美元成交。这件器物造型技法都十分罕见,可以说是整个专场最为稀有的一件拍品了。十分大的反差是,同场拍卖中同时期的另一件青瓷,出自 Alfred Clark夫妇旧藏,却以50.65万美元成交。 copyright Artworld.cn 由此可见,“艺术”大概是中国买家在购买“艺术品”时,最后考虑的一件事情了。事实清晰如下:中国买家的“疯狂”与“热爱艺术毫无关系”。 copyright Artworld.cn 疯狂还在继续:一对18世纪的白玉碗在苏富比上拍,估价为2-3万美元,最终以19.45万美元成交。拍场上,十件拍品过后,中国买家似乎都杀红了眼。一件白玉仿商代青铜器的玉雕,上有乾隆御题诗。这件东西看起来很是拙劣,也看不出任何岁月的痕迹。苏富比的专家却给了7万-9万的估价,在我看来已经很高了,但是中国疯狂的买家最终却以165万美元将其购得。
另外一个“过度的”“奢侈的”的例子也发生在这个专场拍卖中,一对17世纪黄花梨的椅子,既不是很稀有也无特殊款识,是一位美国藏家从香港购得的。估价在20-30万,但却不可思议的达到了277万美元。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一件十分普通的黄花梨的柜子,带一些黄铜配件,以6.25万美元成交。一件近代的景泰蓝花瓶拍得2.5万美元。一对19世纪末的景泰蓝花瓶也以6.58万美元成交。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远不止这些,你会发现任何中国艺术品只要与历史有关联,不论其本身是多么缺乏创造力,都能够激起拍场中中国人的激情。一幅十九世纪晚期描述平舆战争的宫廷画。这段战争史显然有效的阻止了这幅画作陷于平庸,最终以超其最高估价198万美元成交。 www.Artworld.cn 疯狂的拍卖在今年纽约苏富比春拍的瓷器中变得越发猖狂,一件民国粉彩瓷器6000-8000的估价,居然以131万美元成交。更夸张的是,一件被苏富比定义为类属民国的普通的粉彩瓶并且有着明显的伤痕,从800-1200美元的估价,竟一路飙升到了1800万美元。所有人瞠目的同时,我感觉中国人拍卖似乎像是在做一种任务,不管好的坏的,古代的近代的,只要是流落他国的就一定要买回。 copyright Artworld.cn
这种不可理喻的购买已经触及到了中国艺术品的任何一个门类:青铜器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追捧,即便是在近几年流失的,中国买家也不放过。一件1998年流至香港的西周青铜器,以其三倍的估价33.8万美元成交。 在苏富比每年上拍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注明时代的藏品,一件红木的鸟笼,据悉是1974-1975年时美国藏家从上海购得的,此次拍得了8.05万美元(11倍其估价)。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式收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