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富春山居图》经历六百多年沧桑(2)

时间:2011-08-19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佚名    人浏览
吴洪裕弥留之际,不由得为此图的命运而担心。深思熟虑之后,他作出了一个让家人都惊诧不已的决定:烧掉!全烧掉!只剩了半口气的吴洪裕被家人抬到了院子里,他点点头,家人将他毕生视为珍宝的《富春山居图》和 《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放在院子中。柴火点起,火苗跳跃在吴洪裕浑浊的眼睛里。轰然一声,《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被烧得干干净净。随后,吴洪裕咽了口气示意家人将《富春山居图》投入火中。又是轰然一声,吴洪裕不敢再

吴洪裕弥留之际,不由得为此图的命运而担心。深思熟虑之后,他作出了一个让家人都惊诧不已的决定:烧掉!全烧掉!只剩了半口气的吴洪裕被家人抬到了院子里,他点点头,家人将他毕生视为珍宝的《富春山居图》和 《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放在院子中。柴火点起,火苗跳跃在吴洪裕浑浊的眼睛里。轰然一声,《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被烧得干干净净。随后,吴洪裕咽了口气示意家人将《富春山居图》投入火中。又是轰然一声,吴洪裕不敢再看了。

中国星翁艺苑

突然,从围观的家人中跳出一人,他“疾趋焚所”,将画拎起,用力甩了甩,火苗渐渐熄灭。这人是吴洪裕的侄儿吴静庵。在吴洪裕的眼皮底下,吴静庵也不敢明目张胆,他偷偷将另一幅画投入火中,偷梁换柱拯救了《富春山居图》。

copyright Artworld.cn

画虽然被抢救出来,但画作起首处已经被烧掉,留下的部分被大火烧成了断裂的两截。前段画幅比较小,但比较完整,装裱后后人称之为 《剩山图》;另一截画画幅比较长,但是火烧痕迹严重,为了掩盖损坏处,就在装裱时把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了画首,被后人称为《无用师卷》。从此,这幅画作被一分为二,各自飘零。

中国星翁艺苑

山水合璧

www.Artworld.cn

1652年,《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被江苏丹阳的张范我转给了泰兴的季国是收藏,后来高士奇、王鸿绪、安岐等人都曾收藏过。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它就到了故宫,从此被故宫存放了将近200年。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1933年,日军大肆侵略我国。为了保存文物,故宫博物院把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以及众多馆藏珍品转移以躲避战火。此后的十几年间,这些国宝就颠沛流离在北京、南京、四川、贵州等地。抗战结束后,它们又被运送到了南京。1948年底,这幅画辗转到了台湾。

www.Artworld.cn

而另一半 《剩山图》呢?清初,著名的大收藏家王廷宾买到了这幅经过重新装裱的名画。此后,这幅画行踪成谜。一直到1938年,它才重现踪迹。那年秋天,上海著名收藏家吴湖帆在家中养病,好友古董店老板曹友卿携带着一卷破旧不堪的古画来看望他。吴湖帆一看眼睛亮了,经过仔细甄别,他断定这就是传世名画 《富春山居图》的一小部分。苦苦交涉后,吴湖帆换得了此画。只是,这仅是残卷的一部分,于是他央求曹友卿到原卖主家中寻找,终于在废纸篓中找到了这幅画的题跋部分。整理粘合后,《剩山图》焕发新颜。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百般斡旋,说服吴湖帆将《剩山图》割爱,最终这幅画被浙江博物馆收藏,成为其镇馆之宝。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分隔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牵动着国人的心。 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 《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幕,这幅旷世名作终于“破画重圆”。

中国星翁艺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富春山居图》经历六百多年沧桑(2)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