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地方美术馆建设与城市文化发展

时间:2011-12-15 来源:美术报 作者:佚名    人浏览
地方美术馆建设与城市文化发展

华艺美术世界网

——从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参与筹办美术报艺术节谈起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关坚 华艺美术世界网

2011第四届美术报艺术节刚刚尘埃落定,展览规模之高、涉及范围之广、影响波及之大都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且有幸担任艺术节执行委员会副秘书长一职,感触良多。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2004年,广东东莞市政府决定于东莞的历史名园“可园”旁边筹建一个包含美术馆的新型的画院,2008年4月,这个总投资约1.2亿元的新型画院终于伴随着东莞首届岭南艺术节的举办而正式投入使用。从此,岭南画院和岭南美术馆就成为东莞的一张文化名片而被学界认识。 华艺美术世界网

岭南画院是以画院和美术馆两个文化体系共同组成的公共文艺学术单位。作为岭南画院的下属机构,岭南美术馆是岭南画院开展对外展示、美术教育、美术研究、艺术收藏等工作的机构。

www.Artworld.cn

笔者于2007年画院筹建阶段就来到岭南画院工作,作为一个画院专职画家之余,还负责兼顾岭南美术馆的展览策划等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识到,岭南画院和美术馆的发展是要与其所处的城市的大环境文化特征相结合的,唯有与时代同步、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才能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www.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刘意 变异 油画 160×160cm 2010年

copyright Artworld.cn

一、要了解美术馆自身所处的城市文化性格特点

华艺美术世界网

从地理位置上看,东莞处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刚好处于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大城市之间。离香港和澳门也都在百余公里范围之内。在经济上看,东莞是中国近30年来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三来一补”经济政策就是在东莞试行的。进入21世纪后,东莞成为全球加工业的基地,经济也由此突飞猛进,2010年东莞的GDP就达到了近5000亿之多。从文化上来看,东莞是广东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东莞和香港及周边地区,从汉代开始就承担了南北方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与东南亚诸国文化交流的任务。 华艺美术世界网

自近代以来,中国的艺术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三个板块,京派、海派和珠江三角洲。这三个地块的地缘政治是不一样的。首先是京城,传统的东西比较多,保守势力比较顽强。海派却是一种世俗化、生活化的风格。珠江三角洲如香港、澳门、广州等,而广州更能充分体现岭南文化风格特色。在艺术风格上体现出来的分歧就是:京派希望走比较传统的方向,固守传统的观念和造型风格;而海派和岭南艺术就倾向于吸收西方、东瀛等外来文化的养分来发展自身的艺术道路。海派的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等人,在求生存而适应书画市场的前提下,对绘画风格和手法尝试寻找新的突破,包容并鼓励创新。他们都以金石味入画,不仅仅是一种笔法,更传递一种精神,使得海派艺术独树一帜。相较而言,广东的岭南画派更加激进,从改造中国画这方面来看,走得更远。长期生活在东莞的居廉、居巢多用近似于水彩的撞水撞粉法作画,然后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他们受日本绘画的影响比较多,又是革命党人,绘画的理念强调折衷中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对20世纪初的中国画坛影响十分深远。 中国星翁艺苑

而处于珠江三角板块的东莞受岭南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种兼容并蓄的岭南艺术风格也影响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性格。笔者觉得东莞的城市性格既有她优势的一面,也有她的缺失。所谓优势,就是说东莞的文化人没有特别强的文化主体意识,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特别要坚持的文化原则。因而也造成了东莞是比较宽容的,反映在市民和文化人的心理上说,对各种外来事物都可以用相对较短时间就能接受和包容。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东莞的文化原创力整体不足,主要原因是文化人才聚集得不够。因为现在人文方面的人才更多愿意聚集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文化大都会。不过随着东莞经济的腾飞,城市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善,近年来也有不少的文化新生力量来到东莞发展,形成诸如文学上有东莞特色的“打工文学”等文化现象的产生,这是值得学界关注的。

copyright Artworld.cn

二、美术馆是文化共享空间

华艺美术世界网

美术馆是社会文明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形成的文化共享空间。所以说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对公众的文化责任,政府有义务向大众提供优质而丰富的文化服务,这也是关注公民的生存权利、让民众享受社会及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的体现。美术馆的存在就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所出现的产物,它的出现是符合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的。 www.Artworld.cn

东莞最早出现的面向公众的公共文化场馆是东莞博物馆。东莞博物馆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竣工于1931年的东莞博物图书馆,至今已有80年历史。改革开放后,东莞的博物馆事业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东莞开始实施“文化新城”发展战略,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实行“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的发展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建设历史资源、产业配套、民间收藏、休闲消费四类小型专题博物馆。到今天为止,东莞已有各类博物馆27座。其中社会力量博物馆,即“民营博物馆”,在数量上占据了很大比例。

华艺美术世界网

而美术馆方面,除了一些画廊式的小型民营美术馆以外,东莞一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规模比较大的美术馆,这与东莞的经济发展程度是不相匹配的。直到近年岭南美术馆的出现才改变这一现状。岭南美术馆本着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人人都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为宗旨,从开馆之初就确立了场馆免费参观的制度。并且岭南画院与岭南美术馆努力要形成自己的文化格局,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研究并梳理岭南地域艺术与整个中国美术发展的关系与现状,力图改变东莞文化艺术相对薄弱的状况。 copyright Artworld.cn

三、美术馆出“点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学术作用 www.Artworld.cn

美术馆要做两个方面的互动。一是跟其所处地域和所能辐射到的区域的文化产生互动,二是跟普通观众产生互动。这样美术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学术作用。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这两年,岭南美术馆举办了多种层次展览及与市民的互动项目。我们除了在一些高规格展览如“岭南画派世纪经典展”、“生活·第五届广东省中国画艺术大展”、“转型·建构——首届广东雕塑大展”、 “回望家园——第二届东莞风情画展”、“与岭南名家面对面——东莞少儿临摹岭南名家作品大赛”、“2011第四届美术报艺术节”等活动中,向市民发放宣传手册、画册外,还成立“岭南画院之友”高级艺术俱乐部,并在岭南画院举办“岭南画院之友”联谊会,以高级艺术俱乐部的形式,通过讲座、演讲、直接在展厅进行面对面讲解的形式为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艺术家和热爱艺术的朋友提供交流的平台。此外,在区域间文化交流上,相继举办了“港·穗·莞三地艺术家邀请展”、“东莞名家赴港交流展”、“澳门美术名家东莞邀请展”等展览,通过这些展览与活动,岭南画院及美术馆很好地达到了与地域文化互动的效果。 www.Artworld.cn

另外,岭南美术馆将美术研究与美术收藏的重点专注于岭南画派和东莞本土的艺术现象,并同时关注大珠三角区域美术、现代东西方美术。以收藏为例,岭南美术馆通过国家收藏以及画家捐赠的方式,有计划、有目标地举办岭南画派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以及当代岭南名家的展览,收藏其部分代表性作品,并整理其档案资料。清晰的定位取得了明显效果,岭南美术馆通过这几年举办各种层次的展览,画院到2010年底为止共征集作品500多件,藏品包括国画、油画、雕塑、水彩等各种类型,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内较有名气的艺术家的作品。2011年底,我们画院和美术馆联合可园博物馆、东莞艺展中心、长安图书馆一起,在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部署下,与国内重要美术传媒——美术报联手打造了“2011第四届美术报艺术节”。本次艺术节,美术报凭借其自身优势资源邀请了国内外400余位艺术家、2000余幅作品“空降东莞”,同时,美术报还邀请了100多家国内顶级艺术机构的代表,艺术节期间,策展人、艺术机构代表、艺术家、艺术媒体人让东莞变成了“艺术不夜城”。画院和美术馆工作人员借力打力,和多位策展人和艺术家商定,为来年的艺术展览和活动提供了有效铺垫。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成立至今的3年多来,影响力和活力有目共睹。但由于画院美术馆方面的人才短缺,很多从业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服务质量跟社会期待仍有差距。画院美术馆在现代文化中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和进步。期望画院与美术馆能在日后给当地的文化乃至国家文化工作作出更多的贡献,这也是我们岭南人的文化责任。

中国星翁艺苑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地方美术馆建设与城市文化发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