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滁州市民拾清代残碑惹麻烦

时间:2012-03-09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佚名    人浏览
滁州市民拾清代残碑惹麻烦

“我只能认出个‘亭’字,其他的认不出来。”滁州一名热爱爬山的市民在家门口的琅琊山上发现一块古代残碑。害怕流落在户外的古碑损失殆尽,这名热心市民便将这块残碑运下山,自己保管。结果他险些因为自己的热心惹上麻烦。昨天,琅琊山风景区文物部门将这块残碑鉴定后,重新运回山上,妥善保管。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市民游玩捡回残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滁城市民王先生有两大业余爱好,一个是喜欢爬琅琊山,另一个就是对古旧物件感兴趣。 2008年底,王先生步行来到琅琊山东大门外的“重熙洞”。 “这块碑就埋在洞里的乱石头堆里。 ”王先生介绍,这块石碑当时已经断成两部分,“上面有不少字,但是磨损的厉害,只能看清楚一个‘亭’字。 ” 华艺美术世界网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先生突然想起两段残碑,想上山再去看看。 “再回到重熙洞,石碑下半部分已经没了,只剩下一小块碑头。 ”王先生有些心疼,当时也不清楚这块碑价值几何,就觉得如果连碑头都没了,太可惜。王先生当时就找了个出租车把百十斤重的残碑运出山,带回自己经营的饭店保存。 华艺美术世界网

经鉴定系清代石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数年之后,王先生觉得还是应该将古物物归原主,便想和当地文物部门联系,鉴定一下这块古代残碑。昨天上午,琅琊山风景区园林文物科科长刘南川赶到王先生存放石碑的地方。这块古代残碑长约30公分,宽约20公分,重约100斤左右。碑面上隐约能辨认出“亭”、“重修之功”等字样。 “这是一块清代古碑,当时为了纪念山上一次建筑重修而立。 ”刘科长介绍,明代时,琅琊山上建有另一座亭,称为“旷览亭”。王先生发现的这块石碑名字就叫“重修旷览亭记”。清代时,滁州当地有位乡绅重修了“旷览亭”,同时立碑于此,记述重修行为。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据刘科长介绍,发现石碑的“重熙洞”也是滁州尚待开发的旅游景点之一。“这块清代残碑也是重熙洞文物点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物价值不大。 ” 中国星翁艺苑

市民发现文物要上报 www.Artworld.cn

在当天鉴定文物过程中,刘科长表示,王先生的做法“好心过了头”。 “虽然王先生是好意将碑头带回家保护,但是他违背了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刘科长告诉记者,文物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移动性、不可再生性,像王先生这种做法是违规的。

中国星翁艺苑

刘科长表示,滁州琅琊山是一个亭城,有很多类似的石碑,市民发现之后,千万不能乱动,更不能占为己有,否则会触犯法律,受到严厉制裁。市民发现之后,可以向文物保护单位汇报,或者向地域所在地的保护单位反映情况。昨天,琅琊山文物部门重新将残碑运回,并妥善保管。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滁州市民拾清代残碑惹麻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