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资讯 > 综合信息 >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遇“潜规则” 可能是假竞标

时间:2012-05-1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佚名    人浏览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遇“潜规则” 可能是假竞标

专访策展人、 CANNON DESIGN 上海办公室总裁

中国星翁艺苑

策展人杜墨透露,刚开始也想找一些中国的建筑师来加入展览,但中国建筑师普遍比较谨慎。最终呈现的这12个项目都是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未完成作品。

copyright Artworld.cn

揭开冰山一角的机会,留给了这些外来之人。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柳州住宅规划图,建筑师试图在一片被开垦的光秃秃的山上建造房屋。 中国星翁艺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佘山某别墅区的建筑设计方案 中国星翁艺苑

中国星翁艺苑

原本在“鄂尔多斯100”项目中计划建造的鄂尔多斯表演艺术中心效果图

华艺美术世界网

copyright Artworld.cn

未建成的北京通县艺术中心效果图

中国星翁艺苑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这座多面体建筑原本试图建成徐悲鸿纪念馆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www.Artworld.cn

未建成的郑州别墅区规划效果图

中国星翁艺苑

和普通的建筑展不同,在这个展览中,外国建筑师、建筑过程本身,以及他们的中国式困惑比在展览现场用iPad和模型来展示的这12个未完成的项目更加令人感到别具兴味。就如策展人杜墨所说的,“这里就像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很复杂,每天发生着不同的事情。这个展览也是这样,它并不是要用‘未完成’这个概念来讲一件负面的事情,其实里面的绝大多数谈话都是正面的,诉说着整个过程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而由于所挑选的12个“未完成”的项目都是正式参与过竞标或者通过了竞标,最终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没完成的项目,这些大胆敢言的外国建筑师对过程的展示本身也揭开了当代中国建筑师所面临的困惑、机遇、潜规则的“冰山一角”。 华艺美术世界网

杜墨受到1992年就来中国学习哲学的哥哥影响,从建筑学院毕业以后,进入了建造设计上海金融中心的美国KPF公司驻纽约办公室工作,却发现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发生在亚洲,于是去剑桥学习了一个学期的中文。此后,他于2001年作为项目经理来到北京担任通县艺术中心项目的项目经理,2003年又代表公司参与了广州电视塔和广州图书馆的竞标。1992年他还在纽约水牛城的家里每月一次等待哥哥从中国邮局打来的电话,而到了30岁他就成为欧美主要建筑公司的主管,负责运营中国分部。他说,中国的经历让他的成长时间缩短了20年。

华艺美术世界网

而作为较早来到中国扎根的外国建筑师,对于典型的外国建筑师的中国困惑,杜墨的分析和理解也更加客观深刻。他说,他开始能够判断中国竞标项目的真假,开始知道私人客户收钱比较困难,认为中国的飞速建设有好的一方面,直言欧美建筑师的创造力被律师和法律系统绑架。但他也认为,在中国,作为一名建筑师,必须负起更大的责任,因为,这里“你不想就没有别人来帮你想”。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未完成”

华艺美术世界网

是一个研究过程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东方早报:回到展览本身,当所有的人都在谈论他们在中国已经完成的、尤其是特别大的项目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你想到要做这样一个以“未完成”为主题的展览?你们的鄂尔多斯项目是不是一个直接原因?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杜墨:这是出于我此前在中国工作的所有的经历,就像通县艺术中心、鄂尔多斯项目以及其他的一些中国项目。但是在操作这个展览过程当中,展览本身的内容走向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就像在做一个研究项目。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最终没能在中国建造出来的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当我回到美国,我发现人们也并不了解中国,这让我有点痛苦。不管是认为中国建筑环境不理想,还是认为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你只要躺在地上人们就会给你大项目做。其实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这里就像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很复杂,每天发生着不同的事情。这个展览也是这样,它并不是要用“未完成”这个概念来讲一件负面的事情,其实里面绝大多数的谈话都是正面的,诉说整个过程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中国星翁艺苑

一开始,我也很想让我的一些中国建筑师朋友加入到这个展览的行列中来,但似乎中国建筑师对这个话题比较紧张。到最后,这个展览变成了讲述外国建筑师到中国做建筑的各种经历,并且运用这些经历去告诉人们——特别是外国观众,中国的现状是复杂的。同样我也希望中国的观众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收获。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东方早报:我注意到这个展览的参展建筑师中有小型的年轻团队,也有很大的国际公司。你觉得他们来到中国做项目,所面对的问题是否相同?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杜墨:我并不觉得公司、团队的大小是个问题。实际上,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个团队或者公司是不是已经扎根在中国,还是只是被简单地选过来,飞来这个他们眼中的神奇国度参加一次竞赛。大体上来说,那些在中国扎下根的公司、有着一些中国雇员的公司,它们会感到不那么困惑。当然它们也会碰到问题,也会有最终没有完成的项目,但对这个结果本身他们不会那么困惑。

中国星翁艺苑

东方早报:在最开始,其实你们有19个原始的问题,但最后只选择了其中的12个进行展示。其中有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在展示时被删除了,为什么? 华艺美术世界网

杜墨:其实我和另外一个策展人卢卡斯一起开始做的时候,我们选了一些问题,它们之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之所以选择这些问题,是我们希望通过它们来理清一个个和项目相关的故事。所以,问题中会有比如说,“这个项目是怎么开始的?”“你们会见了哪些人?”之后则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问题”“什么时候真正结束了”,再下来则是“你对中国的印象”。我们最后要用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视频来梳理这12个建筑师对不同问题的回答,所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取舍,必须做一些舍弃。如果你看视频,你会发现每个人对特定问题的回答基本都在30秒钟左右。

copyright Artworld.cn

东方早报:所以是时间的关系,而不是因为有些问题相对敏感?

copyright Artworld.cn

杜墨:不是因为敏感性。事实上给这个展览写前言的Daan Roggeveen就用“冰山的一角”来比喻我们这个展览。他的观点是,每个人都只是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中的一小部分,这个展览所提出的所有的问题和内容都是冰山一角,其实这12个建筑师代表了他们身后更庞大的现象。我们很高兴能够展示这些事物,对我来说这绝非一个负面展览,这并不是因为我怕审查或者怕别的东西,而是因为我对中国的态度不是负面的,我也不想和那些完全负面思想的人在一起工作。所以,我并不在乎涉及敏感的话题,我只是不想在展览中有那些完全处于敌对态度的人出现。

www.Artworld.cn

“鄂尔多斯100”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代表了一个时代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东方早报:我相信是你之前的工作经历使得你想要做这样一个展览,但是,代表 CANNON DESIGN参展的作品是鄂尔多斯表演艺术中心,为什么选这个项目而不是其他的?通过这个项目,你想表达什么? www.Artworld.cn

杜墨:选择它的原因是我们爱这个项目。每一个建筑师都有自己真正私心喜欢的作品,希望可以建成的作品,而鄂尔多斯正是这样的一个项目。我很想说出我们有一个很大的理念,但实际上没有,我们就是热爱这个项目。

华艺美术世界网

在此之前,我也策划过一个展览,名叫“鄂尔多斯进行时”,确实从鄂尔多斯所发生的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当下,我们正在蒙古国的一个新城做一个项目,我向那里的政府官员提出建议,他们应该去看看鄂尔多斯,看看到底什么样的建设是可行的,什么又是不可行的。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鄂尔多斯这件事情,一方面是,房子没有建起来,或者说建起来了也没有人使用它们,这让人感到汗颜。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正在尝试面对和处理一些难以想象的问题。在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正在发生,而事实上,这些人口不能全部来到上海和北京,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中国的领导人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尝试建造一些新的城市,比如在西北的城市、在四川的城市,这样人们可以不用完全挤到大城市里,他们也可以去这些新城。我并不认为鄂尔多斯的东山实验是失败的,因为人们最终还是会到那里去的,我不知道会是一年两年还是几年以后,但如果二十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项目和规划,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我们试图在展览里带上一些以小见大的色彩。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东方早报:所以,当这个项目开始停顿的时候,业主有没有给出一些停顿或者取消项目的理由?

中国星翁艺苑

杜墨:我相信你已经通过这个展览得到了答案,没有一个人会明确地知道是什么原因而突然停止的。在美国,理由会非常明确。

www.Artworld.cn

东方早报:就是一片沉默么? 华艺美术世界网

杜墨:对,沉默。当时我对鄂尔多斯项目感到有点不对。差不多在“鄂尔多斯100”项目停滞的时间点,我注意到当地的领导人被换了。据我所知,在中国,太多的城市规划项目都是由具体的领导来推进的,往往是一个领导组在推进项目,但当换了一个领导,就会推进另外一些项目。 www.Artworld.cn

东方早报:作为媒体我们当时也受到邀请,去看一下这100个建筑师在鄂尔多斯建造100个建筑的项目,但后来,又没有音讯了。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杜墨:其实我们有一个很有趣的经历。因为“鄂尔多斯100”其实是从“鄂尔多斯7”开始发展起来的,后来才发展成要请100个建筑师。而我们因为是第一批就被邀请去参加的人,所以和开发商成了朋友,到了“鄂尔多斯100”的时候,我在帮助组织外国建筑师,带他们看场地。 copyright Artworld.cn

我记得第一次大概有30个从全世界各地飞来的建筑师来到鄂尔多斯,看完场地、经过各种宴席以后,第二天,开始开大会,你可以看到各地建筑师完全不同的性格。那些从南美来的建筑师,他们完全明白在发生什么,他们很镇定很酷,他们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到处开玩笑。但美国的建筑师就会更紧张一点,他们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但真正紧张的是瑞士和德国的建筑师,他们非常非常认真,当时领导这个工作组的负责人不断听到欧洲人的提问,然后越来越焦虑。因为他们已经在追问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说这个房子里有两个厕所,一个是佣人的厕所,你能给我们一些细节,到底这个佣人厕所是怎么样的吗?像我们这些在中国的建筑师当时就觉得这个项目有一点奇怪,到底最后有没有人会用这些建筑?但是他们已经在考虑佣人房。所以负责人告诉他们,“我不能告诉你们他们有几个孩子,是不是要晒太阳,我不知道。”非常有趣。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东方早报:所以,他们对这个项目是很认真的。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杜墨:对,非常认真。对我来说这很有趣,因为你可以看到那些已经习惯在发展中国家工作的建筑师,比如南美的建筑师或者中国的建筑师,他们完全不提问题。因为,他们了解一切,他们知道这个项目可能会不成。在有些国家,你很容易判断项目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开发商有很长的历史,你知道政府的城市规划很清晰,你也知道这个项目的钱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但在中国,很多答案都是“可能、也许”。 华艺美术世界网

这并不是一个坏事情,因为中国发展得太快了。但是我们的展览想做的是一种对话,甚至是和政府官员之间的。比如说鄂尔多斯项目,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耻辱,不是不能谈的。我给你举另外一个例子,我在印度也呆了很久,印度有着和中国截然相反的问题,他们的政府很松散,没法推进完成一个项目。而那里的人们其实希望他们的政府更加大胆,即便有可能失败。所以鄂尔多斯的政府所修建的那些道路、桥梁、工厂以及所有的一切,这种能力,是很令人惊叹的。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遇“潜规则” 可能是假竞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