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珍藏天地 > 中国绘画 >

刘知白画作辑评

时间:2008-08-31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刘知白翠拥千山 68×138cm纸本墨笔 2002年 款识:壬午夏,凤阳白云画于筑市。 钤印:凤阳白云(朱) 线条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武器。从先生80岁以前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线条的熟练运用,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中国星翁艺苑

刘知白翠拥千山 68×138cm纸本墨笔 2002年

款识:壬午夏,凤阳白云画于筑市。

钤印:凤阳白云(朱) 中国星翁艺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线条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武器。从先生80岁以前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线条的熟练运用,但他晚年为什么又要放弃线条呢?那就是他想把点和线全部消化在面里边,用无形的线来代替有形的线,用放弃线条的方法,去追求线条的结果。他是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最危险的道路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他不向现有形式低头的这一种探索的精神是他身上最为宝贵的品质。刘先生的画完全是忘了欣赏者的存在,忘了山山水水的存在。我不敢说刘先生已经完成了他最后的求索,但他毕竟创造了与古人、今人都不相同的一种品外的东西。我想这就是刘画的生命力。知白先生的作品是一个路碑,他留在画中的信息是不会改变的,而只是我们理解的能力尚须强化。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www.Artworld.cn

www.Artworld.cn

刘知白溪山春色 136×68cm纸本设色 1983年

款识:癸亥雨水,凤阳白云写。

钤印:刘知白印(白)白云(朱) copyright Artworld.cn


刘知白作品中的古意,是始终没有失去的东西。他的泼墨是画家与造化自然对话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他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刘知白没有借鉴现代抽象艺术,他的画虽增加了近于抽象的模糊因素,但始终没有脱离用笔,是对传统泼墨画法的一种渐进式革新。黄宾虹追求笔墨的刚柔得中、浑厚华滋,刘知白追求笔墨的化刚于柔、空清荒寒。黄宾虹古今汇通、儒道兼融,刘知白守素安贫、简逸淡远,更多道家气息。这是创造性的传承,是体现了画家独特价值和意义的传承。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郎绍君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诚然,我们可以通过对知白先生经历和秉性的了解来认识他的绘画风格。但我们切不可忽视了从他的画作自身来领悟出他的秉性与经历。进而去认识一种民族绘画的个性特质与一种民族文化的时代精神。也许闲静少言是知白先生的脾味,也许淡泊名利是知白先生的个性,也许钟情书画是知白先生的禀赋。但最终使我们认识这些并由此而敬重知白先生的,却是他在绘画上表现出来的一切。特别是那作为中国画骨骼与魂魄的笔墨情境。 华艺美术世界网


—陈绶祥

copyright Artworld.cn

www.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刘知白夏山雨后 138×70cm纸本墨笔 1999年

款识:夏山雨后,分外清新。如莲老人年八十又四。

钤印:如莲老人(白)凤阳白云(朱)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刘知白先生,奇士也。五十年来,他闭门临池,潜心丹青,从不自炫自彰,守恒不变,独立无傍。先生颇有彭泽之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十五年,隐于山野,目染手追,终于妙造贵州山水于纸素。东坡云:“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知白先生达此境界,乃缘于“平淡”,凭我们的惯常识见,难以看清这个“普通人的不平常灵魂”,摆弄我们稔熟的画学行话也难以探求野竹翁的人文精神。先生是为中国文化“化”了的人,这类人正是辜鸿铭所说的“典型的中国人”,温雅宽厚而持守不二。

中国星翁艺苑


—姜澄清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我觉得刘知白是一个不一般的画家。尤其在20世纪的背景下来看就更不一般。刘知白把中国画的表现力、中国画的笔墨的表现力,尤其是墨的表现力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他的泼墨艺术中保留了中国绘画的精髓。然而在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之下,更可贵的是在创新这一面。在刘知白的画中我们很难看出来传统技法的痕迹,他甚至比画花鸟的徐渭、八大他们走得更远。因为刘知白的创新包含了一种文化的深度,在他的艺术中体现了传统和创新的两端,所以它是具有文化的衔接性的。如果说中国画有什么核心的话,这应该是中国画中比较核心的东西。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李松 www.Artworld.cn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华艺美术世界网

刘知白黔山瑞雪图 34×273cm纸本设色 1985年

款识:黔山瑞雪图。乙丑芒种后三日,写于思静室。凤阳白云时年七十一。

钤印:白云(朱)凤阳人(白) www.Artworld.cn


刘知白的泼墨画得好,泼得好。他用笔非常连贯,画面浑然一体,真气淋漓,没有任何拘束;其浑厚苍劲和别人不一样,显得很空灵。如果把古代的东西都看过,不管是工笔的写意的全部看过,就会知道他的泼墨也是从传统中来的,只是他画的是自己的面貌,这个是最了不起的。他画的是他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他心中的山水。体现在画面上,他的创造性就是从很多很多山水当中形成他的心中山水,意象的成分比较多一点,但这个意象不是凭空想的,它是有根据的。从刘知白的画面上你可以看到石头、树,他表现的还是山、还是水。刘知白的山水重用墨,他对墨的运用和古人不一样。他把许多东西融在一起,在将干未干的时候画上去,一气呵成;墨色的浓淡融合得非常好、非常自然。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出相同的山水。他的画,难就难在这里。要知道他跟传统到底不一样在哪里,就要把传统中所有画家的用墨用笔之法有个了解、研究之后,才会悟到他和传统不一样的地方。

copyright Artworld.cn


—周积寅 华艺美术世界网


他的特点就是探索,他在不停地探索。泼墨是他自己的大胆创新,和别人不一样,是他自己的风格。他的泼墨山水,厚重,层次多,变化多;他的笔墨、线条功夫都很好,用墨也很深沉。墨色的淡而厚是最难的,他的用墨虽然淡,但是不薄。他对点线的运用都是泼墨的需要,他的点很有变化,以一当十,代表了很多内容;他的线条入纸、有骨,有内在的变化。他的画很静,有一种“清气”。他的这股气是学不来的。他的画面上没有太具象的东西,苍苍茫茫的,有石疗的气息。董其昌提出画贵在有“苍茫之感”,刘知白的画就有一种“苍茫之感”。西方印象派画家,和他的感觉有些相似。他们的思路是一致的,不期然而然的。他以前的作品,我也写到这个像石溪、那个像石涛,但晚年的泼墨就完全是他自己的了。他晚年画的是他自己的追求,他的泼墨已经画出自己的一套了,这于文化上来讲是很有意义的。 copyright Artworld.cn


—陈传席

华艺美术世界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www.Artworld.cn

刘知白山水小品 19×30cm纸本设色 1976年

中国星翁艺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copyright Artworld.cn

刘知白山水小品 19×30cm纸本设色 1976年

华艺美术世界网


我认为刘知白把泼墨在山水画上的运用,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现在还没有人达到他这个高度。如果说黄宾虹把积墨法发挥到了极致,那么刘知白把泼墨和破墨二法在山水画里发挥到了极致,至少也发挥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刘知白有着很深厚的传统功力,从他早年的作品中看得出来,他对古法的学习和研究是很深入的。他把他过去学过的古人之法全部荡涤得无痕无迹了,这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达到最高的水平就是没有痕迹。刘知白是一个肯定会被历史肯定下来的人物,他是一个不可能被淘汰掉的画家,他的作品肯定会成为新的传统,作为中国绘画大传统的一部分。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李世南

华艺美术世界网

copyright Artworld.cn


刘知白山水册页 18.5×25.3cm纸本设色 1976年

款识:双鹭惊飞去,湖山起暮烟。今宵何处宿,就在芦花边。如莲老人并题。

钤印:白云六十后作(朱)

中国星翁艺苑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www.Artworld.cn


刘知白山水册页 18.5×25.3cm纸本设色 1976年

款识:如莲老人。

钤印:刘大(白)

中国星翁艺苑

常用印章 常用印章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刘知白画作辑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