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珍藏天地 > 中国绘画 >

《维摩诘像》选自《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时间:2007-12-16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西秦 壁画 炳灵寺石窟169窟 炳灵寺169窟内有十六国西秦建弘元年(420)的造像和壁画。在残存的壁画 中,内容仍很丰富,有说法图、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十方佛,还有高僧护国大师昙

西秦 壁画 炳灵寺石窟169窟
炳灵寺169窟内有十六国西秦建弘元年(420)的造像和壁画。在残存的壁画 中,内容仍很丰富,有说法图、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十方佛,还有高僧护国大师昙摩毗像,以及各色各样的供养人。更为可贵的是有中国佛教绘画中最早的维摩图实物。画面居中绘一跌坐佛,背光上有华盖,塝题“无量寿佛”。右侧画文殊菩萨,左侧画维摩诘。画师先墨笔勾出一方形框,框内垂下帷幔。维摩居士似正卧病在榻,上方有华盖,头后有顶光,他身着菩萨装,帔帛绕肩,好像正在扶病奋起,欲张口雄辩。卧榻前侧立一侍者,也绘有顶光。框内塝题分别为“维摩诘之像”和“侍者之像”。画面以墨线勾绘出形象和环境道具,再填以青、绿、褐等色,造型自然,似是不经意而作,却无雕琢之感。运笔亦稚拙而充满意趣,反映出十六国时期佛教纵轴的特色。表现维摩诘的形象是当时从事佛教绘画和雕刻的艺术匠师们最喜爱的题材。维摩诘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据佛经说,他是毗耶离城中一位富有的大居士,与释迦牟尼同时,他并未出家,却精通大乘佛教的深深奥教义,并常常称病而与前来问疾的人辩难佛理,边佛的弟子都被他诘难,只有舍利弗和文殊利菩萨能与他讨论佛教奥义。由于他深通哲理,所以得到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在佛教艺术创作中也成为经久不衰的一种题材。相传顾恺之曾在瓦官寺作维摩诘像,绘成后“光照一寺”,十分轰动。与顾恺之大体同时代的画家张墨、陆探微都作过维摩像,这些真迹今天都见不到了,所以这幅西秦匠师所作的维摩诘像,就具有特别珍贵的价值。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维摩诘像》选自《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