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珍藏天地 > 中国绘画 >

《舞乐屏风》选自《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时间:2008-05-15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唐 绢本 设色 纵46厘米 横32厘米 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吐鲁番阿斯塔230号墓出土,墓主人为高昌大将军张雄之孙张礼臣,葬于长安二年(702年)。作品绘制时代当稍早于此。屏风共

唐 绢本 设色 纵46厘米 横32厘米 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吐鲁番阿斯塔230号墓出土,墓主人为高昌大将军张雄之孙张礼臣,葬于长安二年(702年)。作品绘制时代当稍早于此。屏风共六扇,每扇一人,共画二舞伎四乐伎,左右相向而立。这是其中较完整的一扇。
画中舞伎挽高髻,丰颐,额描雉形花钿,凤目曲眉,着黄蓝色卷草纹白祅,锦袖,红裙曳地。足穿高头青绚履。左手拈“披帛”(已残损),一端纳于胸前领中。右手已残。绢画右上角还画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凤鸟。整个画面显得行动活泼。
从人物形象来看,脸型长圆,身材修长苗条,而线条凝练、沉着,设色浓艳,是安上盛唐间仕女画的代表性作品。在唐代表现贵族生活的人物画中,仕女画的创作重要地位,在初唐就很受重视并取得成就。建于初唐时期的唐高宗乾陵的陪葬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墓都有不少侍女形象的壁画和线刻画。在形象上与此屏风的乐伎形貌特点有着共同之处,其中永泰公主墓石廓上的线刻侍女与屏风乐伎更是十分接近。形态端庄、描绘严谨,正是这一时期仕女画的风格特色,对盛唐时形成张萱、周昉所代表的仕女画风格有着直接影响,但又存在着明显差异。 华艺美术世界网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舞乐屏风》选自《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