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珍藏天地 > 中国绘画 >

《戴竿之戏图》选自《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时间:2007-11-04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汉 山东沂南石刻 戴竿戏即现代所说的杂技顶竿,据说它是从一个叫“都卢国”的地方传进汉土的,因此这种杂技在古书上又称“都卢寻橦”。图中一伎人额上放有一长竿,在长竿上部

汉  山东沂南石刻
戴竿戏即现代所说的杂技顶竿,据说它是从一个叫“都卢国”的地方传进汉土的,因此这种杂技在古书上又称“都卢寻橦”。图中一伎人额上放有一长竿,在长竿上部又绑有一横竿,使所顶之竿成十字形。竿顶有一可旋转的轮子,轮上一伎人身子俯卧,两手张开,这一动作在汉代叫“腹旋”。横竿两面各有一人:右侧伎人用右手握住横竿,左手平伸,身子呈水平状,这一动作在汉代称作“鸟飞”;左侧伎人双脚勾住横竿倒挂下来,这一动作在汉代称作“跟挂”。
这件作品在艺术表现上作了一些变形处理,如所顶之竿和竿上三伎人,比起顶竿人的形体,好象缩小了许多倍,显然不合比例,真有点“但求表现,不求再现”之意。作品也不追求对负重和惊险这类情节的描绘,而是着力刻画人物姿态的优美和稳健。在这一作品中,杂技表演已不是令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的技巧,而是一种令人陶醉的艺术。这种创作意图并不只是表现在这件作品上,沂南画像石墓中几十处描写杂技的石刻,基本上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戴竿之戏图》选自《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