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1308-1385)元画家。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 元末官理问,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明初王蒙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因胡维庸案牵累,死于狱中。 王蒙能诗文,工书法。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頫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董其昌曾在他的作品中题词:“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传世的代表作《青卞隐居图》、《春山读书图》,上海博物馆藏;《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山草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www.Artworld.cn ![]() 【名称】元 王蒙 具区林屋图 【年代】元代 【简介】纸本,设色画。纵:68.7公分,横:42.5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幅画面的右上角有王蒙以隶书题的“具曲林屋”四个字,底下署“叔明为日章画”,具区是古时太湖的旧称。这件画作描写江苏太湖林屋洞之景色。玲珑的洞壑、层叠的山石、繁密的树林、错落的村舍和粼粼水波填满了整幅画面,大胆地摆脱了自然景象的拘囿。全图除了溪流之外,几乎被山石、树木、林间茅舍填充的没有空隙,这种饱满的构图方式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极为罕见,开辟出国画构图之奇境。王蒙截取太湖山中极小的一块区域,提炼加工,组织而成这幅极富生活情趣的画面:右下方一坡角,数株大树并列生於其间,林下有高士临水而坐,好像正欣赏著眼前的美景。水波荡漾,一人悠闲的划着小船;对岸山脚下,草亭临水而建,一人独坐其间看书;山间小路迂回,曲径通幽,数栋屋宇参差错落於山谷之中,有妇女活动其间。山石用“牛毛皴”与“解索皴”干笔皴擦而成,多曲折旋转之笔,以突显出太湖一带山石特有的质感;树叶则用墨与色直接点染而成,丹崖碧树,一派秋日山水景象。 内容来自A r t w o r l d . c 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元 王蒙《具区林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