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方从义《武夷放棹图》
时间:2008-10-22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方从义,[元]字无隅,号方壶、金门羽客、鬼谷山人、不芒道人,江西贵溪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至正初年游览天下名山大川,至正三年(1343)至大都(今北京)作短暂停留,结交了
方从义,[元] 字无隅,号方壶、金门羽客、鬼谷山人、不芒道人,江西贵溪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至正初年游览天下名山大川,至正三年(1343)至大都(今北京)作短暂停留,结交了黄公望等许多名士并馆览古代画家名迹,因而胸有峻厚巍伟之丘壑,笔添蓬勃之生气。工诗文,善古篆、隶书、章草,擅山水,多为云山墨戏。画艺远师董源、巨然、二米,近学高克恭而独辟蹊径,所作山水超尘绝俗,自由洒脱,笔致跌宕,指拨千钧,“千态万状,不假摹拟,浑然天成,而超出乎丹青畦畛之外”。传世作品有至正十九年(1359)作《武夷放棹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白云深处图》卷、《云山图》卷藏上海博物馆;《山阴云雪图》轴、《高高亭图》轴、至正二十五年(1365)作《神岳琼林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至正二十年(1360)作《太白泷湫图》轴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名称】元 方从义 武夷放棹图
【年代】元代
【简介】纸本,墨笔,纵74.4cm,横27.8cm。故宫博物院藏。
著名画家方从义画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画中描绘的武夷九曲之景与常作的云山不同,以墨笔画奇峰突出,溪涧幽深。右首自题“武夷放棹”4字隶书,左面又题云“敬堇愈宪周公,近采兰武夷,放棹九曲,相别一年,令人翘企。因仿巨然笔意,图此奉寄。仲宣幸达之。至正已亥冬,方方壶寓乌石山识”,钤白文“方壶清隐”一印。
本文来自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Ivan S)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元 方从义《武夷放棹图》
|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