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概《龙舟竞渡图卷》
时间:2010-11-29
来源:华艺美术网
作者:子牛
人浏览
王概,又作王槩。初名匄,一作改,亦名丐,字东郭,又字安节,后改今名,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久居江苏金陵(今南京)。兄王蓍,初名尸,字宓草。以花鸟擅名,兼善诗文、治
王概,又作王槩。初名匄,一作改,亦名丐,字东郭,又字安节,后改今名,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久居江苏金陵(今南京)。兄王蓍,初名尸,字宓草。以花鸟擅名,兼善诗文、治印。弟王臬,初名孽,字司直。擅诗画。兄弟皆笃行嗜古,旁及诗、画,擅名于时。一生专心艺事,不入仕途,以卖画为生。山水学龚贤,黑色疏淡浓墨相间,皴点粗放,苍劲深厚。尤善画大幅山水及松石,《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其作品:“雄快以取势,苍健或过之,而冲和不足。人物、花卉、翎毛之类,都有味外之味。”与当时名流汤燕生、李渔、程邃、孔尚任、周亮工等交往。
王概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名,主要是三十五岁时曾应沈因伯之请,以明李流芳课徒画稿为基础,为《芥子园画传》编绘山水集,率先编绘中国画技法图谱——《芥子园画谱》。初集山水谱5卷,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木版彩色套印,誉满艺林;二集为兰、竹、梅、菊4谱,8卷,由诸升、王质绘,王概与兄王蓍、弟王臬论订;三集为花卉、草虫及花木、禽鸟2谱,4卷,王氏兄弟编绘。二、三集均于康熙四十年木版彩色套印。四集人物画谱,系嘉庆二十三年(1818)书坊以丁皋《写真秘诀》,及《晚笑堂画传》等人物画谱中的图绘编成。清光绪间巢勋(嘉兴人)又将《芥子园画谱》重摹增编,在上海石版印行,流传益广。《芥子园画谱》介绍中国画基本法较为系统,虽间有舛误,但浅显明了,便于初学者参考。 中国星翁艺苑
传世作品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作《玉山观画图》轴、四十四年(1705)作《采芝图》扇页,现藏故宫博物院;二十一年作《秋山喜客图》卷藏浙江省博物馆;《秋帆旷揽图》卷藏上海博物馆;三十五年(1696)作《幽溪积雪图》轴藏中国美术学院;四十年作《山卷晴云图》轴藏中央美术学院;四十一年(1702)作《山水图册》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三十二年(1693)与王蓍作《杂画合册》藏常熟市博物馆。著有《画学浅说》《山飞泉立草堂集》。
王概兼擅治印、刻竹,并善诗文,著有《澄心堂纸赋》称于时。 (点击查看大图) copyright Artworld.cn
 【名称】清 王概 龙舟竞渡图卷 【年代】清代 【简介】纸本,设色,纵18.2cm,横35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丁丑重五,左巌汪子为见翁公祖老先生赋《竞渡行》,中及布泽邗郡。是日京岘飞帆如鹜,公载杓载客旷揽江天,为之称快不已。遂成一图,作此诗笺注。繍水王概记于卢易郡斋之葵轩。”钤“王概”(朱文)、“安节”(朱文)二印。王方岐、徐扬题跋两侧。“张之鑑藏”(朱文)、“楚南周氏晓初珍藏”(朱文)等鉴藏印四方。
此卷由三段绘画组成,以江河为主线,渐渐展开端午时节赛龙舟的场面。画面用笔工细,场面宏大。几艘龙舟昂首翘尾,动感十足。船上人小如蚁,但奋力划桨之势尽显。在构图上,运用大片留白表现水天一色和浩渺的江河,给人以开阔的视野。而江中点缀的渔家小船及岸上人们争相观看的情景,又使画卷平添了几许情趣。
copyright Artworld.cn 华艺美术世界网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清 王概《龙舟竞渡图卷》
|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