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六朋(1796?-1861?),中国清代画家。字枕琴,号南水村佬、南水渔郎、南溪渔者、罗浮樵子、浮山山人、浮山七十二洞天樵子等。广东顺德南水村人。青年时居罗浮山读书,并向宝积寺僧德堃学习书画,后至新会乡下当塾师。中年移居广州石亭巷,以开馆授徒和卖画为生。室名作“石亭池馆”、“枕琴庐”、“毕竟如是轩”等。 苏六朋工画山水、花鸟,尤以人物故事画著称。学吴伟、蓝瑛及上官周、黄慎等人的画法,有粗放、工细两种面貌,均能挥洒自如。人物画题材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也常以市井风俗、平民生活入画,内容通俗易懂。曾画《群盲评古图》、《群盲聚斗图》等,含讽刺之意。作品雅俗共赏,既为官宦、商贾收藏,也悬挂于茶楼酒肆和乡村祠堂。亦能画佛道题材,有《达摩图》传世。门生刘简、陈琛、何作斡、何作裕以及儿子苏腾蛟、苏子鸿均传其法。同县苏仁山,字长春,号菩提尊者、杏坛居子等,亦以画名,世以“二苏”称之。 www.Artworld.cn ![]() 【名称】清 苏六朋 东山报捷图 【年代】清代 【简介】纸本,立轴,纵238厘米,横117厘米,现为广州美术馆藏。 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雅与宁静。山间一隅,树木葱茏,一道清泉逶迤婉转,自山石之间缓缓流下,水声淙淙,使画中环境显得更加寂静安宁。对弈的二人神情专注,仿佛心无旁骛。画家通过对人物形体、姿态与服饰的具体描绘区分出二入主与客的关系。主人谢安的身体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他神态高雅,气度雍容,衣冠线条宛如行云流水,简洁酣畅。客人的身体有一半被掩映在树后,他给观者的只是一个侧面,作者采用了这样一种对比的方式,有意弱化客人的形象,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画中主人的地位,从而使谢安的形象不言自明,虽是少许变化,却是别具匠心。 作品另外一个非常巧妙的地方,就是在画面的右上方,婉蜒曲折的山道上,一匹战马风驰电掣般飞奔而来。这一处微小的安排恰恰是这件作品的关键,战马上的特使是刚刚从战场上归来向谢安捷报的,这正是这幅《东山捷报图》的主题所在。作者有意把这—人一骑安排在这样的—个角落,是为了避免纵马狂奔的强烈动感破坏了画面的整体和谐与宁静。观者在看至挞匹奔马的时候,仿佛能够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使画面在舒缓与寂静之中平添了一种紧张与躁动,能够在—幅作品中处理好这种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是需要深厚功力的。整幅作品结构严谨,造型生动,笔法细致,设色淡雅。在山崖的晕染中,十分注重水分的应用,使崖石显得滋润透亮,如同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水气,具有典型的江南山水秀美华滋的韵味,色彩明快清爽,淡而不薄。树木的勾勒皴擦细腻精到,法度森严,颇有唐寅与仇英的遗韵。 copyright Artworld.cn (责任编辑:子牛) 转载请注明:华艺美术网 » 清 苏六朋《东山报捷图》 |